讲座"如何陪伴孩子成长"文字播出
2009-08-05 17:50 来源: 关爱办 【字号:大 中 小】
关于孩子的学习,我们的家长能不能把眼光放长一些看,我们经常有一些家长来找我们咨询的时候会谈到一些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怎么办?孩子做作业马马虎虎怎么办?孩子的学习没有一个好习惯怎么办?做作业,做到一半玩去了,今天做一下,明天不做了。有一些问题是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的问题,比如说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时候,上课不专心听讲、马马虎虎、好动,这都是正常的,只要这种问题不超过他的年龄限度,我们就不必过多的关注他。有一句话说:问题是关注出来的。有的家长是属于全职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非常关注,全职在家陪孩子学习、成长。全职家长有好处,会给孩子提供更多成长的帮助。但是也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全职家长,他会过度的关注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学习。
我们要从终身发展来看待孩子的学习,就是把眼光放远一些,目前孩子在学习方面出现的问题,我们就会比较坦然的接受。我们关注孩子学习的时候,很多家长是看分数的。孩子在考试的问题上,有的时候学习会有一些波动,这次九十几分,下次可能八十几分,有一些波动的时候,我们要坦然接受。你对自己的孩子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他在这时候有一点波动,但是他的学习状态不会有问题,他的学习能力不会有问题,他的短时期内的或者偶然的波动,我们就不会产生焦虑。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孩子有学习的动力,这是最根本的东西。包括我们学校教育也是这样,学校教育成功不成功,并不是说这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有了很好的分数,而是这个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他是不是还想学习,这个学习的动力是否还有。如果一个学生毕业的时候学习成绩很好,然后他告诉你:我再也不想学习了,我痛恨学习。老师也会很痛心,这是教育的失败。我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更多的要关注孩子的动力有没有。所以在孩子学习的安排上,我们是绝不要安排得过满,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时间计划得满满的。
多年以前我们曾经搞过一个实验,搞学生课外作业套餐,把学生课外的时间也充分做一个安排,实际上没有必要。我们有一些活动可以做安排,但是孩子一天的生活不能安排得太详细。曾经有一个家长这样安排孩子的学习,这个家长是做教师的,希望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孩子回家之后,规定5点到6点做作业,6点到7点吃饭,7点到8点弹琴,8点到9点可以看电视,把这个时间按小时安排。有人说这样很好,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但是你这个计划苛刻可以让孩子出现一个情况,比如孩子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得正开心的时候,爸爸说:时间到了,不能再看了。孩子看的劲头正足的时候,回头马上去做作业,这样能做下去吗?所以我们给孩子安排计划的时候要有一定的弹性,另外要留白,就是某个时间不安排,让孩子自主活动,他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
相关新闻
- 爱心读者纷纷资助陇南辍学女生(06 09:15:26)
- 坂田五和社区捐款救治白血病幼儿(06 09:18:01)
- 福彩公益金资助进驻劳务工博物馆(06 09:16:23)
- 宝安设"关爱驻地官兵资助金"为官兵解难(06 09:08:13)
- 福田医院"健康讲座"5年义讲千余场(06 09: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