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辉:称职的校外辅导员
2009-10-13 14:30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解疑释惑 润物无声
潘志辉凭借着满腔热情、坚定的信仰和高度的责任感,以亲身经历教育青少年,让他们感受到亲和力和感染力。早在十年前,在一次给小学生们上课时,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向他提问:“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外国好呢?”看着眼前稚气天真的学生,潘志辉微笑着给他们讲了一个他自己小时候的故事。他告诉孩子们,自己因为小时候家里穷,13岁的时候只身去香港做童工。为了能吃饱饭,每天需要很辛苦地去做事。那一年,年仅13岁的潘志辉为店家到很远的地方送货,他以自己瘦小的身躯提着近30斤的酒,在下电车的时候体力不支重重地摔倒在地,膝盖上至今还留着一道疤痕。直到16岁那年,潘志辉参加了革命,那时他还没有枪杆高,是共产党带领着他一步步成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才几十年,中国社会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他向孩子们解释,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而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了,肯定是会存在着差距的。但是社会主义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在逐步强盛起来,以后一定会更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责任还要寄托在青少年身上,青少年要努力去把现在这样好的生活环境充分利用起来,积极成才。
潘志辉老人深情地讲述了着每一个真实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像生命力无穷的种子,萌芽在同学们的心田;每一个故事又如重锤敲击心弦,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潘志辉老人通过组织同学们参观烈士纪念碑等活动配合学校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等多种教育,使广大学生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惜机会,努力学习。
风雨兼程老人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不少学校聘请潘志辉老人作为校外辅导员。每一次上课,潘志辉老人都以饱满的热情出现在孩子们面前。十多年来,他始终以积极的姿态为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奔波着。
1988年,潘志辉因为在“老有所为”方面成绩显著,荣获广东省“老有所为”精英奖;2002年,他荣获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嘉奖。
潘志辉老人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关心下一代应该是一个战略性的计划。作为一名离休干部,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有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党员,长期接受共产党培养教育,关心下一代是党的事业,也是每个党员的事业。为了青少年能健康成长,为了党的事业,应该终生去奋斗!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六十、曾通:东纵老战士关心下一代(12 14:14:37)
- 五十九、陈国粦:讲东纵故事是我的责任(30 14:35:00)
- 五十八、叶世民:教孩子学会审美(29 17:02:19)
- 五十七、黄旭亮:以诗歌教育辅助校园德育(28 14:35:10)
- 五十六、朱水:理解孩子 多做实事(23 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