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义工情系灾区 爱心人士与困难家庭牵线搭桥
2009-10-13 14:2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国庆长假期间,义工们在市少年宫协助维持秩序,给前来参观的儿童和家长创造一个安全有序的氛围。 本报记者 吴铠峰 摄
昨天,深圳市红十字会四川公益服务行专项服务组、深圳义工联水山缘志愿者服务中心组织的北川羌族地震灾后服务行告一段落,11名志愿者结束10余日的探访和资料搜集工作,回到了深圳。
和他们一同回到深圳的,还有一份长长的名单,那是志愿者们在北川羌族地震灾区里探访后搜集到的急需帮助的困难家庭名单。接下来,北川羌族地震灾后服务行的工作仍要继续下去,义工和志愿者们为深圳的爱心人士和灾区困难家庭之间搭一座关爱之桥,让深圳人的爱心与灾区零距离!
活动组织者“小蚂蚁”义工何志强告诉记者,深圳市红十字会四川公益服务行专项服务组自去年那场让全国人民痛彻心扉的地震发生后,已经四次到达四川灾区,并进行了深入探访。9月29日,他们再次来到了灾区,和北川羌族人民一通度过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典,也共度了花好月圆的中秋节。
“去年,我们深入到灾区后,深切地感受到了很多受灾家庭,承受着精神、经济甚至肢体的伤害,他们在灾后努力重建家庭,但是仍需要外界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我和我的朋友们有了一个想法,要尽我们所能,发动深圳的爱心人士来帮助他们,度过他们人生中的这一个不小的坎!”何志强说。
于是,去年9月15日,针对四川地震灾区困难家庭的“爱心家庭”计划在何志强和他的朋友们的策划推动下启动了?!鞍募彝ァ奔苹康鞯氖歉钚枰睦讶褐诟枇λ芗暗陌镏?。因此,为了确认资助对象,身患脆骨症的“玻璃人”何志强坐着轮椅,和其他志愿者朋友们一次次地深入灾区,通过官方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并亲自前往核实,确认资助对象确实是最需要帮助的。而为了不增加资助者的负担,让资助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表达爱心,帮助他人,组织方也推出了“20帮1”甚至“50帮1”的模式,即可以是20个或者是50个爱心人士负责帮助一个家庭。以“20帮1”为例,每个资助人只要每个月资助10元,集合20份爱心,一年就可给一个困难家庭2400元的经济资助。而如果资助人经济允许,也可“1帮1”。
“从去年开始,我们已经成功地找到31个困难家庭,并让他们获得了深圳爱心人士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何志强说。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捐款200万关爱白衣天使(16 15:36:37)
- 罗海岳;“80后”有爱心能吃苦又敬业(16 15:14:37)
- 宝安评出首届 “十大杰出青年”(14 17:23:21)
- 爱心医院免费救治断腿少年(12 14:12:46)
- "白衣天使关爱工程"备受多方关爱(19 16: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