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陈祥龙夫妇:致力于下一代科普教育
2009-08-03 09:13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导弹和炮弹有啥不同?中国“霹雳”空空导弹的发射轨迹是什么样?地对空导弹和舰对空导弹又有啥技术区别?这些“高精尖”的科学知识不仅要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语言描述,还要能激发出他们学习数理化的兴趣——这可着实让曾在北京航天部任过职的两位退休老专家“大伤脑筋”。
航天专家教孩子了解导弹
陈祥龙和严素文是一对伉俪。一位是北京航空学院(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毕业生,一位是南京工学院(现在的东南大学)无线电专业的毕业生。两位专家都曾在北京航天部任职26年以上,一位曾参与研制过鹰击1号超音速反舰导弹,一位曾参与研制过海鹰2号岸对舰导弹。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陈祥龙和严素文夫妇先后应聘来到深圳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10来年后,两人退休。一个偶然的机会,退休后曾任深圳市南园街道科协第一届副主席的陈祥龙,被邀请为深圳的中小学生进行科普教育。这让素来热心肠的陈祥龙夫妇很开心。
为了能对上学生们的“胃口”,陈祥龙夫妇精心准备,决定把高难度的航空航天知识进行精简化处理?!啊肌嗣家迨且迹弧桥诘?、炸弹、爆炸的弹。导弹和炮弹有啥不同?炮弹出口后自由落体(呈抛物线),而导弹是有‘眼’和‘脑’指挥,能寻找和跟踪不同目标的弹……”这就是陈祥龙30页厚的《导弹知识介绍》讲义的开头,用拟人化的语言和直接的彩色图片,在第一时间抓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几个月时间准备一小时讲义
这段讲义的现场讲解时间约为一个小时,但却耗费了陈祥龙夫妇几个月的筹备时间。不会电脑的陈祥龙用两三个月的时间准备基本资料和图片,写在纸上。为了保证导弹图片的时效性和“新鲜性”,让学生们了解到最新式导弹的模样,陈祥龙还向以前的同事、朋友“索要”最权威的资料照片。
有一次,陈祥龙的老领导、北京航天部原三院的院长来深,陈祥龙硬着头皮向老领导开口:“我要给孩子们搞科普教育啊,有没有最新杂志让我参考一下?”结果老领导特“义气”,回京后特地找人把五六本航天系统的内部杂志捎到深圳,解了陈祥龙的燃眉之急,把陈祥龙高兴坏了。
初稿写完后,由退休后自学电脑并已成为电脑讲师的严素文,负责把丈夫的手写稿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到电脑上,然后再把丈夫辛苦搜集来的图片和手画图一张张扫描到电脑里,与文字一起穿插编排。
就这样,在两位航天专家的“精诚合作”下,两篇深入浅出、生动丰富的《导弹知识介绍》和《核潜艇》“中小学生版”讲义正式“面世”。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
相关新闻
- 一、黄伟:老英雄全心全意帮助失足青年(17 17:47:44)
- 二、黄金怀:在教育的土地上无私耕耘(17 17:45:45)
- 三、蒋敏:社区孩子们的"好婆婆"(17 17:42:55)
- 四、彭庆元:六旬老人托起朝阳育新人(17 17:40:45)
- 五、麦冠英:失足青年的精神"领路人"(17 17:3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