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贾肇英:退休教师给孩子们永恒的爱

2009-07-17 17:35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  

“人老了,最大的财富就是留给后人经验?!保罚八甑募终赜⑺?,关心孩子是她最开心的事情,“人总要走的,但至少能永远活在孩子们心里面,那就是永恒?!?/p>

“巷道学堂”培养100多孩子

贾肇英在深圳的最初两个“学生”,是她老伴同事的孩子。

1995年初,太原市优秀教师贾肇英退休。因为老伴被小梅沙一家建筑单位聘为顾问,她就随着老伴在深圳安了家。1939年出生的贾肇英干了一辈子教育工作,此时“赋闲”,她老伴的同事也是他们的邻居提出:“贾老师,两个孩子还小,您能不能帮忙培养一下?”贾肇英同意了。

与此同时,另外的一些场景也触动了贾肇英。她常在小梅沙看到有孩子在海边赤着脚疯玩,浪高水急也没人来管,很奇怪。一打听,原来这些孩子的家长忙于卖菜卖鱼,无暇进行教育。这让贾肇英很吃惊,她暗暗地为孩子们的成长忧虑。反正已经有两个邻居孩子在家里了,何不也把这些孩子召到自己身边来呢?

于是,贾肇英那18平方米的小屋开始增员,由两个孩子很快便增加到12个孩子。小屋装不下了,贾肇英便在家门口的丝瓜架下摆上桌椅,挂上一块小黑板,讲故事,还给孩子们烙饼吃。这里,被家长们亲切地称为“巷道学堂”,也是孩子们的“欢乐谷”。后来,贾肇英家搬到不远的滨海社区上坪村,客厅里又密密匝匝地摆上14张书桌。十几年来,她的家庭学堂共培养了100多个孩子。

贾肇英教育孩子有招数,她会发给每人一块面团,不管是做鸡蛋饼还是云吞,谁做好了谁先吃,以此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学会包云吞后,她启发说:“能包得不一样吗?”孩子们高兴了,桌上很快摆上了三角的、四棱的等各种形状的云吞,贾肇英说这可以培养孩子的创新力;最后她鼓励孩子联想云吞除了吃,还可以干什么?于是有的说把云吞带到星星上开卡拉OK,有的说到南极送给企鹅当礼物,五花八门的答案常常让贾肇英乐得肚子疼,她告诉家长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像力比知识还重要。

成为学生“姥姥”

彭宁是贾肇英的一个“得意之作”。这个17岁便考上华南师范大学的女孩,曾经是学前班的“问题孩子”,大家都说她有多动症。贾肇英不信,她到学前班仔细观察了一节课,发现彭宁根本不是多动症,而是“吃不饱”。

“这孩子属于饥饿型,学前班教的那些20以内的加减法对她来说太简单了?!奔终赜⒒匾渌?,“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一旁在放英语磁带,彭宁在另一旁玩其他的,但磁带放的所有内容她都背下来了。”为此,贾肇英便把彭宁带回家,自己教。她与彭宁妈妈商量:“你教她数学,我教她语文?!毙卵昕?,贾肇英带着彭宁去盐田小学,找到校长要求插班补考。结果一年级、二年级的卷子小彭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全部在90分以上。贾肇英对校长说:“我们做教育的一切为孩子好,为什么不能破格录取呢?”校长被感动了,说:“很多孩子自己的奶奶都不会像您这么努力?!庇谑?,学校答应接收彭宁直接在二年级“试读半年”。

没想到不到两个月,彭宁便引起了大家的注目,8个班都抢着要她。如今,彭宁顺利考上了大学,大一就通过了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孩子经常和贾肇英通电话,贾肇英让她多学一门小语种,彭宁说:“我听您的?!痹谂砟男哪恐?,贾肇英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姥姥。

《三味书屋》念80遍

教育中除了给予“胡萝卜”,贾肇英因材施教也会对一些孩子施以“大棒政策”。男孩王旭辉因为家境好,从小娇生惯养。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不愿意背书,吃不来苦。

贾肇英对孩子的父母说,他们给孩子的都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他,需要把孩子扭转过来。扭转并不是硬来,经过仔细的观察,贾肇英发现王旭辉有比较强的妒嫉心理,常会说,“你看班上的谁谁谁又考了100分,有啥了不起的”。在贾肇英心目中,这是孩子一种非常宝贵的好胜心,她便以此作为突破口,告诉王旭辉:“你不要妒嫉人家,如果你不努力,就没法赶上别人?!?/p>

贾肇英开始逼着王旭辉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她陪着读。最厉害的一次,她让孩子把鲁迅的《三味书屋》整整念了80遍。尽管王旭辉学得痛苦,但慢慢地,成绩真的上去了。后来,王旭辉上初中、高中,贾肇英都会经常拜访学校的各科老师,了解孩子的情况。

2005年高考填志愿,贾肇英建议王旭辉填报深职院。孩子的父母不理解,贾肇英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打赌“3年后看”。结果,考上深职院的王旭辉学习微电子专业,还没出校门,便被公司“订”走了。如今,王旭辉在一家物业公司电子监控方面做负责人,他会开玩笑:“还记得贾老师让自己念80遍《三味书屋》的‘仇’,不过,那也是我读书生涯的一个转折。”

坐两小时公车去工作室

在盐田区和梅沙街道的关心支持下,贾肇英青少年教育工作室于2007年5月28日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它的前身就是当初的“巷道学堂”。已到古稀之年的贾肇英慢慢不再进行家庭式教育,而更多的是发挥“工作室”组织活动的功能。

“工作室”每周三、五开放,而如今居住在龙岗的贾肇英每次来,都要坐两个小时的公交车。贾肇英说她不觉得辛苦,“有事做就会快乐”。她指着工作室里一幅“飞天”图画告诉记者:“这是我教过的一个孩子送给我的。她小时候很多人说她智商低,后来我教她画画,她的画曾经在日本参展获得国际一等奖。她说,贾老师就像画中的美女,会永远漂亮?!奔掷鲜λ档煤芏?,“人总要走的,我不图什么,但至少能永远活在孩子们心里面,那就是永恒?!保钦?黄 顺 )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