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师支教”载入井冈山教育志
张杰楠:淳朴乡情让我们难舍难分
在第八批35名志愿者中,赴贵州正安县林关小学支教的张杰楠是最后一批离开校园的。昨天,当记者拨通他的手机时,他正在阅评学生期末考试试卷。他说,他和支教志愿者雷炳村一定要站好最后一班岗,7月10日开完散学典礼,学生们全部离校后,他们才踏上归程。
张杰楠是第三次参加“募师支教”活动。当他平生第一次走进贵州时,正赶上一场百年一遇的旱灾,让他感受到贵州乡亲们的质朴、善良。
到学校刚刚半个来月,他们的生活用水便成了难题,于是,他跟雷炳村便开始了历时近两个月的“讨水”生活。那些时日,家家户户都缺水,但是,每当看到两位来自深圳的年轻志愿者拎着水桶路过时,当地乡亲都争着让他俩进门取水?!肮笾葜Ы唐诩湔舛斡盟丫?,让我和雷炳村对那里的乡亲们永远心存感恩。”
让张杰楠等两位支教老师割舍不下的,还有与林关小学师生们的那段情分。说到此,张杰楠提到了一个11岁的小男孩儿,他是林关小学杨校长的儿子。因为担心两位年轻人孤单寂寞,杨校长经?;嵩谒萑瞻颜沤荛?、雷炳村带到远在几十里外镇上的家中,周日一大早再一起赶到学校。
数月的交往,杨校长的11岁儿子跟两位大哥哥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上个周末,张杰楠和雷炳村再次来到杨校长家中,看到两位大哥哥到来,原本活泼的小家伙竟然异常沉闷,一问,才知道,小家伙听说两位大哥哥是最后一次来他们家时,一下子沉默寡言起来。“看到孩子的那种失落的眼神,我和雷炳村都想哭!”张杰楠说。
黄光华:迎难而上经受支教考验
七月初,从湛江遂溪县枫树小学支教点回到深圳后,黄光华老师又一头扎进市关爱办,做起一名不拿分文报酬的志愿者?;厥状舜沃Ы叹?,他说自己有太多太多的收获。
一到枫树小学,黄光华便遇到了挑战。当时,一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请病假,急需黄光华去“补缺”,教小学一年级语文。黄光华当时有些犯难:“小学一年级的语文难教,而且我初来乍到,语言关这道拦路虎就通不过??!”。原来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讲方言,有的甚至连普通话也听不懂,而且他们讲的白话地方音很重,黄光华听得云里雾里。两节语文课试讲下来,毫无头绪,教和学都不得要领。
怎么办?黄光华咬定牙关,决定迎难而上。他首先调整心态,尽量让急躁的心安定下来,看看别人是怎么教的;然后熟悉教材,设计教案,做到胸有成竹;其次,尽快熟悉班上29名学生,了解他们的习惯和想法,创造机会多多交流,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慢慢地,黄光华开始驾轻就熟起来,教学也渐入佳境。
一个多月后,黄光华又接手五(1)班。然而,这个班的状况更让他大跌眼镜:31名学生中,居然有十多个“学困生”。这些“学困生”连平时作业都不能完成,更有甚者,上课不听讲,买来参考书,把答案照抄到作业本上。
为了及时纠正这种不良风气,黄光华把这些参考书暂收起来,然后通过“饮鸩止渴”成语故事,来讲解抄袭答案的危害性,告诫大家欲速则不达,反而会失去宝贵的学习机会。同时,通过加强作业管理,建立小组检查制度。针对个别确实有困难的学生,他采取了课后组织面批的做法,将学生在作业中体现出来的错误和疑难就地解决。作业抄袭之风就这样被煞住了。
?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爱心项目(20 09:54:36)
- 创新支教模式为海内外爱心人士搭建平台(30 14:10:24)
- 九年关爱行动打下慈展会牢固基石(13 15:58:06)
- 搭建永不落幕的“慈展会”(13 11:26:03)
- 踏着爱心节拍 健行深圳湾畔(10 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