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本一家 并肩斗病魔
2010-03-01 16:25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龙岗区布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刘明华: 病人维权应遵循合法途径
刘明华
作为医务科科长,我几乎天天跟医疗纠纷、投诉打交道。我认为医护人员现在最需要的关爱就是理解。医生和患者应该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共同应对疾病,而不是对立的。医护人员队伍整体是好的,平日里不计报酬、加班加点地为病人服务;当重要时刻,像汶川地震,医护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了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医护人员日常工作已经是常年超负荷运作,如果还要应付医疗纠纷等,实在是身心俱疲。很多医护人员的身体状况都不如普通人群。去年,我们医院的一位40多岁的社康主任就检查出患上了肝癌,另一名也是40多岁的医生因突发脑溢血不幸离开了人世,我想大家能对我们的医护人员多一点理解,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肯定。
媒体在报道医疗纠纷时也应该注意正面引导,病人维权应该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而不是像现在有的人认为的“大闹赔大钱,小闹赔小钱”。媒体在这里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就像近期集中宣传的醉驾现象,一是政府部门加大了处罚力度,二是媒体加强了舆论监督,今年春节期间,我们医院的急诊室就“太平”了不少,醉酒闹事、酒后受伤的人明显减少了。如果对“医闹”现象也能如此,那么相信所有需要维权的病人都会自觉遵循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除了“医闹”外,还有一种“医赖”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三无人员”身上。有些好心的市民在路边发现了“三无人员”就拨打120,急救车把“三无人员”送到医院,我们不仅要包他的治疗费用,还要承担他的日常生活费用,吃、喝、拉、撒都是医院管。最无奈的是治好了还没地方送出去,有的“三无人员”在医院一住就是好几个月,赖着不走,医院对此也毫无办法。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希望政府部门能够畅通接收渠道和有关救助经费的补偿机制,以缓解基层医院的压力。(张妍 彭蓓 实习生 杨少静 王珊珊)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深圳第四届社区邻里节启动 邻里欢乐闹元宵(01 16:34:22)
- "寻找感动你的白衣天使"活动开始报名(01 16:25:47)
- 中山"慈善万人行"元宵起步 募集善款7000多万元(01 15:27:55)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座谈会"26日举行(01 15:08:50)
- 元宵节市文明办、市关爱办慰问英模家属(01 15: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