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帮扶10名关爱对象
2010-01-18 17:58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启动仪式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举行。深圳特区报记者 岑志利摄
昨日下午,和煦的阳光洒满鹏城,由市关爱办和深圳特区报联合发起的大型关爱活动“感恩特区建设者——全城爱心大接力”启动,倡议社会各界以多种方式帮助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特区建设者,并兵分6路慰问了首批10名关爱对象。
今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特区的辉煌发展,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特别是一些早期建设者更是挥洒了血汗,奉献了青春,但他们当中一些人如今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难,需要帮助。对此,市关爱办和本报联合发出倡议,倡议社会各界伸出援手,以结对帮扶、捐款捐物、上门服务等多种方式,帮助特区建设者困难家庭渡过难关。
启动仪式上,市关爱办主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说,“感恩特区建设者——全城爱心大接力”活动很有意义。早期来深建设者对特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家庭遇到困难,更需要社会关爱。媒体是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参与者和传播者,深圳特区报作为党报旗手,更应走在前面,通过组织更多关爱行动,把爱心传播得更远。
深圳特区报总编辑陈寅表示,深圳30年来的发展,离不开所有建设者尤其是早期“拓荒?!泵堑姆钕?。深圳特区报作为党报,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参与者、推动者,举办爱心大接力活动,就是希望社会各界关爱特区建设者、回报特区建设者,彰显深圳这座城市的感恩情怀。
启动仪式后,市关爱办和本报编委会领导兵分6路,慰问了首批10名关爱对象。(记者刘伟)
爱心接力热线:0755-83518423、83518836。爱心捐款账户——深圳关爱行动组委会账号:4000027729200155447;开户银行:工商银行深圳湾支行,请注明“爱心大接力”。
首批十名关爱对象情况简介
1号
李会美:女,47岁,园岭街道上林社区低?;?,基建工程兵家属,丈夫早年去世,现失业打散工,做保姆、家政钟点工等补贴家用。独自供养两个女儿读书。
?。埠?/p>
李正伟:男,47岁,园岭街道鹏盛社区低?;?,原基建工程兵,妻子因病去世,自己患病,失业在家,靠政府低保金维持生活,独自抚养年仅12岁上六年级的儿子。目前,该家庭每月领取全额低保金830元。
?。澈?/p>
陈东阳:52岁,2007年1月登记失业。陈东阳平时靠打零散工谋生,月收入约在500元左右。目前,其妻子在辖区的一个“星光老人之家”任管理员,月收入900元。孩子读大学,生活困难,连续3年申请临时救济。
?。春?/p>
林振春:上世纪80年代初来深参加建设的工程兵,转业后到一家国企工作,后因企业改制下岗。一家人长期靠他做临时工维持生计,并负担两个孩子的大学费用。
5号
陈佳华:女,丈夫于2001年因病去世,陈佳华因为悲伤过度患上抑郁症。2008年失业。目前在有关方面的帮助下恢复了工作,并申请到每月几百元的低保。但由于病情越来越严重,医药费成了陈佳华最大经济负担。
?。逗?/p>
黄燕:女,2009年查出卵巢癌晚期,现定期在深圳市人民医院进行化疗。由于病情越来越重,黄燕已经丧失了基本劳动能力,继续治病十分困难。
?。泛?/p>
林云锋:男,42岁。多年前遭遇重大车祸,落下严重肾病,身体虚弱,无法工作只能在家养病。妻子月收入1000元。两个儿子一个读高中、一个读初中。由于家庭困难,从2003年起,林云锋一家被列为低?;?。
8号
刘?;号?,44岁,下岗多年,与65岁老母亲生活,儿子正上大学。目前靠打零工维持生活。正在申请低保。
?。购?/p>
邓妙婷:女,41岁,女儿就读初二。2006年下岗,家庭经济条件困难。
10号
卢安蓉:女,40岁,四川省北川县羌族人?!埃怠ぃ保病便氪ǖ卣鸲崛チ寺踩匾患遥垢銮兹耍O滤悄概讼嘁牢?。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六年回望深圳关爱精神的成长(18 18:04:35)
- 特区报分六路慰问困难家庭(18 18:02:39)
- "感恩特区建设者—全城爱心大接力"启动
首批帮扶10名关爱对象(18 17:58:31) - 把党和政府温暖关爱送给困难群众(14 16:35:20)
- 爱心城市特别关爱特区建设者(13 14: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