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英雄:很想回灾区看看
2009-05-05 15:28 来源: 深圳晚报 【字号:大 中 小】
2008年5月13日深夜,李银飞少校所在部队连续21小时强行军,成为震后首支进入汶川的救援力量;如今,肩负新任务的他依然牵挂着灾区群众
“很想回灾区看看”
本报记者 李晶川/文 冯明/图
?。玻埃埃鼓辏丛拢保溉?,在部队驻地阆中,李银飞说起抗震救灾的日子和灾区群众,不由得动情。
2008年5月20日,李银飞所在部队在向峨乡为老乡搭建房屋。
2008年5月18日,李银飞在向峨乡为头部受伤的老人理发。
本报记者 李晶川/文 冯明/图
回访人物:李银飞少校
回访时间:4月18日
回访地点:四川阆中部队驻地
一年前,记者与李银飞少校相识在震后都江堰向峨乡的防震棚里。当时与李银飞一起接受记者采访的,还有济南军区某部装甲团团长陈晓楠、成都军区某部炮团参谋陈远波和副连长程丰元。救援工作结束后,陈晓楠调任我驻外大使馆武官,陈远波和程丰元回到远离灾区的驻地,李银飞则奉命前往雪域高原执行任务。
此次恰巧李银飞少校刚从外地回四川阆中驻地休假,于是,记者决定前往阆中看望他。
重逢
曾经的战友,如今的兄弟
结束了在青川的采访,我们一行马不停蹄地赶往阆中。一路上,李银飞少校不停地发短信询问我们的位置。奔波了5个小时之后,在阆中张飞大道的一个路口,终于与少校重逢。
这是震后记者和李银飞的第一次见面。我与这位武警少校相识在汶川地震后的第10天,当时他正在都江堰的向峨乡参加救援。不久后我们便天各一方——记者回到了深圳,他被派往外地。
在灾区的废墟上,少校曾经对记者说:“咱们是战友,一起出生入死过的战友?!鄙傩?雌鹄床⒚挥型钦饩浠?。他特意带着记者走进了他所在部队的营区。不过,这次少校又重新定位了他与我的关系。在阆中原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前,这位来自湖南长沙,如今却满口川北方言的武警少校对记者说:“现在,咱们是兄弟?!?/p>
阆中是三国蜀汉名将张飞的治所。张飞的刚勇闻名天下,而作为阆中的一名军人,这位大个子武警少校的刚勇同样无时无处不在。
回忆
写满艰难的“战报”
少校所在的部队,是西南地区一支威名赫赫的武警机动师。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成都军区某步兵师,经历过抗战的烽火,冲破过解放战争的硝烟,经受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洗礼,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1996年10月,该部奉中央军委命令转隶武警部队序列。汶川地震发生当天,少校恰好在从驻地赶往西南某地执行任务的途中。得到地震消息后,他立即调头返回部队,赶到营区后发现部队已经开始集结,半小时后就要开赴灾区。少校立即请战,首长只说了一句:“你回来得正好!”少校马上跑回宿舍抓起一件雨衣就挤上了军车。
少校告诉记者,出发时他根本没通知家属,“就是一门心思想着救灾。当时听说是7.8级的强震,心想老百姓这次肯定损失大了,当务之急是要赶快去救人,哪儿还顾得上给家里打电话??!”
塌方、滑坡、滚石、余震……每前进一步,都需要无比的勇气和力量。但是,官兵们知道,他们是在和死神战斗,在这场人类与重大自然灾害的战争中,他们只能前进、获胜,没有退路。
记者去年的采访本上还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一部分当时的“战报”——
5月13日23时15分,武警某部挺进分队21小时强行军90公里进入汶川县城,成为震后首支进入汶川的救援力量。他们,正是李银飞少校所在的部队。
成都军区某高炮团官兵13日13时35分突进震中映秀镇,随后,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的200余名官兵经过17个小时的强行军,也进入了映秀。
部队进入灾区后,猎猎的军旗马上被插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在废墟上迎风招展的军旗,让无数受困的灾区群众看到了希望。
牵挂
很想回灾区看看
“你刚去过向峨?见到付岷涛乡长了吗?那里现在的情况怎么样?”听说记者不久前重访了向峨,少校急忙向记者打听。
军人对曾经的战场会有一种难以名状的牵挂,少校也不例外,更何况,他在向峨还亲手救出几名被困的群众。
“这位老大爷已经80多岁了,当时他家的房子被震垮了,他被一根大梁压住,一直在喊救命。我带了几个兵上去,用了十几分钟把他救了出来?!?“这些是冯小刚、葛优、张国立、刘德华来灾区慰问时的照片,看到灾区遭受到严重破坏,他们全都哭了。”在少校的办公室,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翻出去年救灾时留下的一些照片,一边看一边向记者介绍。
“我现在很想回灾区看看,看看那里的老百姓到底怎么样了。”合上笔记本电脑,少校若有所思地说。
少校的这个心愿近期无法实现,因为休假结束后,他将再次离开阆中赴外地执行任务——在那遥远的地方依然有十分艰巨的任务在等着他。
“军装早晚是要脱的,但说实话,我真舍不得阆中这个地方。在四川服役十几年,从解放军变成武警,从士兵变成军官,现在我已经忘了长沙话怎么说,回家探亲时也说不出长沙话,一张嘴就是四川话。我已经是四川人了?!彼底潘底?,少校不禁有些动情。
“你有机会再去灾区的话,替我问候一下那里的老百姓,救援部队官兵都惦记着他们。另外,别忘了再来看我?!绷俦鹎埃傩6V鑫?。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1990 义工联:信念 46人组成内地首个义工团体(04 15:33:27)
- 1989 青基会:责任 21年募集1700多万元(04 15:09:56)
- 家园 “深圳是我家”慰藉思乡打工族(04 15:28:57)
- 深圳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中心揭牌(04 10:29:16)
- 布吉劳务工收到爱心健康服务卡(29 16: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