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深圳义工,献出心中那朵玫瑰
2009-03-02 13:5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是深圳义工一直奉行的理念。仁爱之心,人皆有之。那么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如何更好地表达爱心,献出心中的那朵“玫瑰”?请您加入深圳义工的行列吧。
今年,深圳义工已经走过了20年不平凡的历程。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深圳义工节。昨日,市文明办、团市委和深圳特区报举办了“心相助 爱同路”全市义工基层服务统一行动,在全市开展“心相助爱同路”全市义工基层服务统一行动,呼吁更多市民了解义工、支持义工和参与义工,在全社会弘扬义工精神,服务社会、传播文明,为城市发展与社会和谐做出更大贡献。
深圳义工的快速成长,印证了深圳城市文明发展的脚步。从20年前的19名义工,到现在18万注册义工,1537个团体义工单位,义工组织不断壮大,机制不断完善;从“为您服务”热线,到残疾人服务、环保服务、消防安全等20多个服务项目,服务内容越来越多,覆盖面越来越大。深圳义工从传统的扶弱助困起步,逐步深入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之中,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等方面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不但参与慈善公益事业,还出现在高交会、奥运火炬传递等大型活动中;他们心系全国,走入四川地震救灾现场、贵州大山深处的小学教室,他们还踏出国门,融入跨国际志愿行动;他们获得众多荣誉,赢得社会尊重,让文明理念得以传播,让“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时尚,让“义工”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成为深圳一张响当当的“城市名片”。
深圳义工20年的历程,也是深圳改革开放创新的缩影。从深圳义工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看,每一步都紧扣时代的脚步,不断改革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从传统公益向现代公益转型。与依附于小共同体的传统公益不同,义工面向全社会,突出志愿精神,强调公共价值,注重组织化、专业化、制度化,具备更强的服务能力、更好的可持续性,更能适应开放、多元、复杂的现代社会。深圳是新兴移民城市,建设者来自五湖四海,某种程度上脱离传统的社会支持体系,为了给有需要的建设者提供帮助,20年前,热心人士开通服务热线,做了最早的尝试;接着于1990年,成立内地第一个义工团体,并逐渐转变为社会各阶层参与、服务社会各领域的义工组织;2005年,出台内地第一部规范义工工作的地方性法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加快项目化、专业化、国际化步伐,不断探索社工、义工联动等新机制。深圳义工以全新的方式诠释了“爱”的意义,回答了社会转型期如何完善现代公益的时代课题,在传递温暖的同时,也塑造了深圳独特的城市文明模式。
今天,深圳面临着新的时代课题,义工也将承担起更重要的历史使命。应对当前全球金融?;?,倡导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精神,需要义工在传递爱心、促进和谐方面继续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落实《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启动深圳新一轮改革开放创新,需要丰富义工内涵,扩大义工在城市发展和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以社会转型来推动政府转型和经济转轨。义工不同于传统公益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不仅关注一般的慈善公益,也强调意志自由、独立自主的公民,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公共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义工是建设公民社会的先行者,义工精神是公民意识的核心理念之一。深圳要加快改革开放创新,构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民社会,就必须更加重视义工工作,一方面,要“雪中送炭”,提升义工服务水平,面向弱势群体,提供福利、维护权益,抚平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和裂痕;另一方面,要“锦上添花”,拓展公民参与空间,创造更多制度化参与渠道,让更多公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和服务,让公民在义工工作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与政府、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合作,共同创造更多、更好的公共物品,解决当前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的社会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新的时代呼唤更多的公民献出你的“玫瑰”。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评论:深圳义工,献出心中那朵玫瑰(02 13:54:13)
- 我市上万名义工昨日统一行动服务基层群众(02 13:52:30)
- 200市民体验义工奉献爱心(02 13:38:07)
- 视频:关心市民"心" 心理关爱行动带来50堂健康课(02 10:25:11)
- “幸福人生大讲堂”火爆开场(01 17: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