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载燃烧自己温暖学生
开垦土地改善办学条件
2003年,盆丰村老师人心浮动,学生流动也较多,村校学区领导决定整顿盆丰村校,派谁去再次成为学区领导十分棘手的问题。我想,自己对盆丰的情况熟,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就这样,我再一次找到学校领导,来到盆丰村校。学校有一块闲置多年的校园地,于是我就利用早晚的时间,把它开垦出来,买种子,种上了蔬菜,后来老师的伙食改善了,每月生活费也降低了50多元,不安心的老师也安心了,盆丰村校很快地改变了面貌,走了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连邻镇一些学生也来到了盆丰村校。
2004年,盆丰村群众说,学校老师太苦了,为学生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要让老师走一条好路,村里人平均集资50元,整修了那条村缘公路,路修好的那天,我站在路的中间,泪流满面。
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问我,老刘,干嘛不找个别的营生干干。我心里想啊,生活是苦了点儿。但我又怎么舍得这些孩子们呢,他们应该有着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应该让知识点亮他们的眼眸,更何况,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与乡亲啊。
是爱,支持我执着前行的。
帮助困难学生黄海燕
2004年,我从盆丰村校来到学区最偏僻、条件最差的北斗村校。北斗村校一直是一人一校,前后总共十六七个人。
2004年9月1日,报名的第一天,我清楚地记得,17个学生年龄差异很大,大的已经13岁了,小的只有7岁。都穿得又脏又破。一名叫黄海燕同学更是特别,鼻涕像两条蚯蚓似的过了“河”。全班17名学生,竟有11名语文数学双科不及格。
面对山沟里的学生素质和精神面貌,我真的揪心?。翰荒苋蒙焦道锏暮⒆永鲜钦庋氯ァ5?,要转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改变某一个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谈何容易。我决定先从帮助黄海燕同学入手。
为了更好地帮助她,我首先对她进行了追踪调查,从别的学生那里了解到,她的家庭特别贫困,母亲有痴呆症,父亲靠打工养家糊口。我第一次去她家里家访,那天没遇到她父亲,却亲眼看见她家里十分贫困的现状?;氐窖#艺倏艘淮伟嗷?,主题是“我能帮助别人”,但黄海燕没有丝毫反应。第二次我又去家访,还是未见其父;第三次到她家去,总算见到了她的父亲,他十分感激地把我拉到屋里坐,拉起了家常。他告诉我,黄海燕同学不是他的亲骨肉,他前妻病死后,捡了这个女孩子,她就是家里的希望。
针对她的特殊情况我进行引导,上课,我有意识地让她回答问题;下课我有意识找她做游戏,总想引她开口说话。经过近一学期的耐心细致地引导,一天,她终于朝我笑了。
编辑:徐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