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载燃烧自己温暖学生
“2005感动中国”候选人刘念友老师谈自己关爱学生的经历
2006年03月12日报道 昨日下午,深圳第三届关爱行动首届“爱心论坛”在深圳特区报业大厦会堂继续开讲,“2005感动中国”候选人、重庆市开县郭家镇北斗小学刘念友老师作为嘉宾,登坛开讲《为了山区的孩子,我愿做一块煤》。
刘念友老师用朴实的话语讲述着不寻常的经历,激荡着在座600多名听众的心灵。
台上
教书环境艰苦从未退缩
我1976年高中毕业,1977年就圆了儿时梦,当上了民办教师,我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一晃就是28年了。
那时村校教室的地面是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还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用土填平的,窗户没有玻璃,刮风下雨,学生的桌凳就要搬到中间避免雨淋,不然,学生的书本就要被淋湿。到了冬天,阴天、雾天的日子多,教室里没有电灯,光线太暗,气温下降,学生冻得直打颤。而操场更是大坑小坑的有积水,体育活动器材少得可怜,其它的设备可想而知了。以上就是我的工作环境。
但是,教书是我喜爱的职业,只要有学生能来听我的课,他们的生活会因为知识而改善,我就满足了。所以对工作条件我没有考虑过,对荣誉没有想过,在困难面前没有退缩过。
开垦土地改善办学条件
2003年,盆丰村老师人心浮动,学生流动也较多,村校学区领导决定整顿盆丰村校,派谁去再次成为学区领导十分棘手的问题。我想,自己对盆丰的情况熟,又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就这样,我再一次找到学校领导,来到盆丰村校。学校有一块闲置多年的校园地,于是我就利用早晚的时间,把它开垦出来,买种子,种上了蔬菜,后来老师的伙食改善了,每月生活费也降低了50多元,不安心的老师也安心了,盆丰村校很快地改变了面貌,走了的学生又回到了学校,连邻镇一些学生也来到了盆丰村校。
2004年,盆丰村群众说,学校老师太苦了,为学生付出的太多了,我们要让老师走一条好路,村里人平均集资50元,整修了那条村缘公路,路修好的那天,我站在路的中间,泪流满面。
这些年来,也有不少人问我,老刘,干嘛不找个别的营生干干。我心里想啊,生活是苦了点儿。但我又怎么舍得这些孩子们呢,他们应该有着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应该让知识点亮他们的眼眸,更何况,这是些多么可爱的孩子与乡亲啊。
是爱,支持我执着前行的。
帮助困难学生黄海燕
2004年,我从盆丰村校来到学区最偏僻、条件最差的北斗村校。北斗村校一直是一人一校,前后总共十六七个人。
2004年9月1日,报名的第一天,我清楚地记得,17个学生年龄差异很大,大的已经13岁了,小的只有7岁。都穿得又脏又破。一名叫黄海燕同学更是特别,鼻涕像两条蚯蚓似的过了“河”。全班17名学生,竟有11名语文数学双科不及格。
面对山沟里的学生素质和精神面貌,我真的揪心?。翰荒苋蒙焦道锏暮⒆永鲜钦庋氯?。但是,要转一个班的精神面貌,改变某一个学生学习生活习惯,谈何容易。我决定先从帮助黄海燕同学入手。
为了更好地帮助她,我首先对她进行了追踪调查,从别的学生那里了解到,她的家庭特别贫困,母亲有痴呆症,父亲靠打工养家糊口。我第一次去她家里家访,那天没遇到她父亲,却亲眼看见她家里十分贫困的现状。回到学校,我召开了一次班会,主题是“我能帮助别人”,但黄海燕没有丝毫反应。第二次我又去家访,还是未见其父;第三次到她家去,总算见到了她的父亲,他十分感激地把我拉到屋里坐,拉起了家常。他告诉我,黄海燕同学不是他的亲骨肉,他前妻病死后,捡了这个女孩子,她就是家里的希望。
针对她的特殊情况我进行引导,上课,我有意识地让她回答问题;下课我有意识找她做游戏,总想引她开口说话。经过近一学期的耐心细致地引导,一天,她终于朝我笑了。
为了孩子去挖煤
为了班里的学生、家里儿女的读书问题,寒暑假、星期天我没有闲过。过去烧木炭,后来包村公路补修,开摩托车挣“外快”来维持学生和孩子读书的问题。
到了2002年,我还承诺了一个辍学的孩子蒲晓琼支持他读完小学。自己的孩子一个要读高中,一个要读大学,沉重的经济负担压在我的肩上,加之妻子又患上了心脏病,在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下井挖煤。
说实话,当时选择这种挣外快的方式,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去挖煤,别人会笑话我:一个老师来挖煤,让妻子晓得了,也不会同意,因为井下劳作太危险了;让子女知道了,他们一定会弃学打工。但班里的学生要用钱,承诺的学生要落实,子女上学也要钱。怎么办?想来思去,只有下定决心干!
当我第一天走进黑乎乎1500米的矿井里,难以描述当时的复杂的心情。但想到第一天就能挣50来元钱,心里就想啊,又找到了一个挣钱门道了,至少又有一个学生可以读完这学期了?;谢秀便钡?,我就想到于谦那首写煤的诗,人活着,总得有点儿与别人不一样的追求,如此而已。我愿意做一块煤,燃烧自己,温暖孩子。
节衣缩食心里踏实
我自己这些年来从不买新衣服,就连妻子多年也没买过新衣服,走亲访友,借衣服穿,我就这样节衣缩食地生活着,觉得过得踏实、安心,因为我的妻子看着我这样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百依百顺地信任我。
说到我自己的子女问题,我是这么想的。他们也许更应该受到一些磨练。比如说,他们姐弟俩每学期报名交学费,我都给老师及学校领导说:学费一时交不清,请求分期缓交。在学校,儿子和女儿利用课余时间做点杂工,挣点生活费,我也觉得没啥,而且从现在来看,他们的身体和我一样,棒棒的,学习成绩也不差。
28年来,我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才获得了领导和同事对我工作上的肯定。
他们评价说,刘念友是我们学区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搬到哪里就放光;刘念友是一块煤,燃烧自己,温暖别人。
台下
老师被鼓舞激励
昨日“爱心论坛”开始的时候,记者见到有一支30余人的团队安静地坐下来听讲。演讲结束后,记者与他们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是龙岗平湖的一家幼儿园的老师。为了听刘老师的演讲,他们特地从平湖赶来。
“这次论坛非常有意义,给了我们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庇锥暗囊晃焕鲜Ω嫠呒钦?,听到刘念友老师的演讲,他感触万分:“在深圳,有很多的外来打工人员,他们的子女如何才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了家长们的一大心病。受教育的机会应该是人人平等的。怎么把孩子们教育好,让我们做老师的非常头疼。我深深体会到刘老师的艰辛。刘老师无私地帮助学生,这种精神让我们非常感动,也让我们反思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对我们有很大的鼓舞?!?span lang="EN-US">
官兵被感动流泪
昨日的会场内,还整齐地坐着两百多名来自深圳武警支队教导大队的官兵。当刘念友老师用略带川音的普通话朴实地说道:“我愿意做一块煤,燃烧自己,温暖孩子”,瞬时赢得了台下官兵们长时间的掌声。
有几位战士在听完刘念友老师在煤矿中挖煤时所经历的艰苦条件时,不禁默默的掉下了眼泪。深圳武警支队教导大队的丁大队长被刘老师的事迹深深感动。他向记者说:“我们做军人的,在职位上工作的时间虽然有限,但为国家做贡献,向社会献爱心却是无限的!”丁大队长表示,作为一名军人,在大的层面上,要做好本职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在小的层面上,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应该尽自己所能去奉献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爱心论坛的方式很好,这样的活动给我们以及广大市民带来的感悟是多方面的。
教书是我喜爱的职业,只要有学生能来听我的课,他们的生活会因为知识而改善,我就满足了。
我心里想啊,生活是苦了点儿。但我又怎么舍得这些孩子们呢,他们应该有着与父辈完全不同的生活,应该让知识点亮他们的眼眸。(作者:晶报记者高宏利实习生林佩玮朱毅/文贾玉川/图)
编辑:徐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