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中国公益映像节
- · 步步行善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爱心小书桌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少年心事“剧”透!成长的故事,用校园心理剧说说
2024-11-08 来源:晶报APP 【字号:大 中 小】
龙华区校园里,即将好戏连台!“闪光的我,遇见未来”深圳关爱行动·逐光校园心理剧巡演活动即将于11月15日正式启幕!自活动在龙华区启动以来,收获多所学校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收到剧目作品超过三十多个,反响热烈。
记者了解到,“深圳关爱行动·逐光校园心理剧”巡演活动由深圳市文明办指导,深圳市关爱办、中共深圳市龙华区委宣传部、龙华区教育局、龙华区妇女联合会、深圳报业集团晶报社联合主办。活动面向龙华区学校进行招募和征集,旨在让青少年在参与创作的过程中有所思、有所悟,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应对各种挑战,保持身心健康成长,培育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逐光校园舞台剧15日启幕
为全面展示小演员们的舞台表演力以及学?;菩兴刂式逃某晒贫缁峁刈⑶嗌倌晷睦斫】到逃?,11月15日,“深圳关爱行动·逐光校园心理剧”校级巡演将在深圳市艺术高中启幕!参赛选手们也正在为校级巡演紧张排练。届时将邀请师生、家长、编剧、戏剧家、心理教育专家等各界嘉宾观看演出。校级展演结束后,还会选出4至6部精品剧目参与最终的区级展演,并参演心理剧微电影,持续、长期地扩大活动影响力。
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校园舞台剧由学生自己策划、自己演绎,聚焦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校园生活、人际关系、学业压力、情绪困扰等不同类型的校园题材。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角色塑造,让学生们在观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家长从演出中,看见孩子视角的“内心”表达,学会倾听和包容,让孩子在爱中成长。
为了确保活动的专业性和教育价值,活动将邀请心理教育专家、深圳戏剧家、专业编剧、导演以及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组成指导团队,在剧本创作、排练指导、现场点评等各个环节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鼓励优秀剧目走进大型购物中心、少年宫等社会公共场所进行演出,为孩子们提供更宽阔的演绎平台。
深圳关爱行动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近年来,深圳市持续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先行示范,用实际行动助力青少年儿童筑梦、追梦、圆梦。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陈建中说道:“校园舞台剧是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让学生在参与编、排、演的过程中,收获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灵滋养。这一艺术形式,还可以全面展示各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成果,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意义深远”。
据了解,深圳关爱行动一直都把关爱青少年成长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努力为青少年提供优质的成长环境和丰富的公益活动。在青少年综合素养提升方面,特别推出了深圳关爱行动青少年研学实践公益平台,在今年暑假先后推出了48场研学活动,丰富了青少年的假期生活,更在实践中锻炼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与社会实践能力;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方面,也做了诸多努力。持续12年联合深圳报业集团开展深圳市爱心与共幸福促进中心项目,通过开展少年心理健康、亲子关系主题讲座,“聚光行动”心理关市集活动,“少年树洞”上线的心理咨询平台等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活动,有效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龙华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做出积极探索
“青少年时期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做好心理健康工作对培育青少年健全的人格、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至关重要。校园心理舞台剧是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趣味性强、参与度高,是一个集创意、表演、教育等综合维度的生动、直观的学习平台”。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教研员段新焕表示,期待在这个舞台上涌现更多健康向上的作品,走出更多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段新焕认为,校园舞台剧强调的是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它是直抵心灵的。让学生有机会站在舞台上演绎自己的心理世界,演绎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就能获得自我问题的解决,以及自我成长。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提升。对于观看的学生来说,在看别人的故事的时候,也会有所领悟和成长。
近年来,龙华区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作出积极探索,形成了“七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龙华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学校安全管理水平整体上得到明显提高。2023年龙华区推行的“聆听计划”获得第九届深圳教育改革创新成果“最受欢迎教育实事年度奖”。该计划重视早期的预防教育,给孩子提供一个可以放心的、安全的、随处可获得的倾诉途径,让孩子的情绪及时得到释放;龙华区各中小学校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浸润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和各方面;开展“龙华家庭教育直播间”等活动,让家长“听得进、有共鸣、记得住、用得上”,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
龙华区群团工作部妇联工作科科长雷应花表示:“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有的青少年出现了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的心理特征?!蔽?,龙华区妇联连续多年推出了“心花绽放”心理服务项目,为青少年开展学生“心力”课程和心理测评,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对家长举办亲子工作坊讲授亲子沟通技巧,面向教师开展教师成长团辅课和心理技能培训,逐步形成家校联动的呵护“心格局”。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服务8230人次,参与青少年的情绪合理表达、心理调试、处理日常压力等多项重要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部分作品梗概
《我被“别人家的孩子”撞了一下腰》作品由深圳市龙华区龙飞小学剧组创作,指导老师王敏、陈静。故事讲述了两个家庭,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都让孩子和家长沟通越来越少,通过剧中人物的角色互换,孩子勇敢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并促使家长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最后通过学校的帮助,家长进行及时反思,并主动加强与孩子之间的交流,最终达成和解的故事。
《爱的加减法》作品由深圳市龙华区潜龙学校教育集团剧组创作,指导老师吴亚男。故事讲述了初中生汪思月原本是父母最宠爱的宝贝女儿,但自从弟弟出生后,关系的平衡被打破,让思月感受到了明显的心理落差。冲突过后,和时光相机的帮助下,妈妈也走进思月的时光,看到了思月的感受?;晃凰伎?,互相理解,让思月和爸爸妈妈、弟弟和解,和谐幸福的相处,给爱做加法。
《日记里的星星》作品由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学校剧组创作, 指导老师黄舒婷、车鹿鸣。剧目的主人公星星转入一所城市的新学校,由于性格内向,她常常独自一人,手持日记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使她受到周围同学的冷遇,甚至遭受校园霸凌,导致她产生了自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幸运的是,星星的善良最终被同学们所发现并接纳,收获到来自集体的温暖与善意,逐渐变得乐观开朗。
《点赞风波》作品由深圳市龙华中学剧组创作,指导老师陈朝霞、邓嘉欣、王瑞琳。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点赞往往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四位高一学生,因一次点赞风波陷入了误会和烦恼。小明因小刚没有点赞自己的朋友圈照片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而其他朋友也因此卷入了这场“点赞风波”。他们逐渐发现,真正的友情并不仅限于网络上的互动,而是需要面对面的交流和真诚的理解。
相关链接——
17部剧目一览(排名不分先后)
1、龙华区和平实验小学,演出剧目《小小心灵的重负》,指导老师王兰;
2、龙华区第二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演出剧目《好友排名》,指导老师李映杉、郝静;
3、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高中部,演出剧目《心房风波》,指导老师凌虹、肖雨鸣、吕佳、詹林思;
4、深圳市致理中学,《此刻我们正闪耀》,指导老师欧雯菲、白雪、李可欣、钟晴;
5、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学校,演出剧目《生日快乐》,指导老师崔梓天、陈菡;
6、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大浪校区,演出剧目《抬头挺胸》,指导老师朱瑾、马易非;
7、深圳市艺术高中民治学校,演出剧目《镜影》,指导老师蔡嘉丽、苏潇、邵雯婷、高水姣、叶妙玲;
8、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华区第三实验学校,演出剧目《蝴蝶发卡》,指导老师许丽珊、张广良、王子衿、纪晓彤、黄瑞云。
9、深圳市格致中学民治校区,剧目作品《框》,指导老师陈芷菁、贾丽云;
10、龙华区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至真校区,演出剧目《心影》,指导老师杨珂;
11、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深圳龙华学校教育集团,演出剧目《面对》,指导老师王金金;
12、龙华区创新实验学校,演出剧目《人生限定交换器》,指导老师周家慧、张雨、姚晓疆;
13、龙华区未来小学《谁会读心术》,指导老师李玟、许春梅、王宇璇;
14、龙华区龙飞小学,演出剧目《我被“别人家的孩子”撞了一下腰》,指导老师王敏、陈静;
15、龙华区潜龙学校教育集团,演出剧目《爱的加减法》,指导老师吴亚男;
16、深圳市龙华区行知学校,演出剧目《日记里的星星》, 指导老师黄舒婷、车鹿鸣;
17、深圳市龙华中学,演出剧目《点赞风波》,指导老师陈朝霞、邓嘉欣、王瑞琳。
来源|晶报APP
记者:高晴雅
摄影:陈宏宇
编辑:刘珂
编辑:杨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