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导航列表

深喀万里送“光明” :塔县英雄拉齐尼·巴依卡父母重见新“视”界

2024-08-14  来源:深圳援疆  【字号:  

日前,由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深圳市关爱行动组委会办公室、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指导,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主办,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姚晓明光明基金承办,喀什当地卫健部门、塔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支持的“深圳关爱行动·姚晓明喀什光明行——致敬‘时代楷?!肽帷ぐ鸵揽彝ヌ乇鸸婊疃痹猜崾?,活动成功为“时代楷?!崩肽帷ぐ鸵揽ǖ母盖装鸵揽āたΦ媳鹂思澳盖着寥仍は囊揽耸凳┝税啄谡鲜质?,两位老人术后恢复良好,恢复了正常视力,并于8月12日出院。

使用国内外先进医疗平台手术

今年7月底,深圳市关爱行动·姚晓明光明行项目团队赴新疆喀什地区,开展今年的第一期活动,在塔县慰问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的过程中,得知了两位老人患有眼疾的情况,由此推动“深圳关爱行动·姚晓明喀什光明行——致敬‘时代楷?!肽帷ぐ鸵揽彝ヌ乇鸸婊疃?,并迅速得到深圳各方公益力量积极回应,最终成行。

image.png

姚晓明博士为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做初步检查。

8月8日,深圳援疆前指派出车辆和工作人员,与特别公益活动组一行将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及家人接到喀什市,并进行了详细的术前检查。检查显示,巴依卡老人的双眼晶状体后囊性浑浊,玻璃体透明,其妻子双眼晶状体核性浑浊,玻璃体浑浊,确诊白内障,需要进行手术。

image.png

8月9日上午,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姚晓明光明基金发起人姚晓明和喀什当地的医疗团队在术前会议上,为两位老人详细介绍了病情诊断和手术方案。为确保达到最佳手术效果,决定由姚晓明为老人主刀医生,手术助手则是来自深圳市眼科医院的张静博士。

image.png

姚晓明介绍,此次手术方案采用的是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超声乳化抽吸术伴人工晶体植入术,设备使用的是国内外先进的Z8高频纳焦飞秒手术平台,具有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安全精确、个性化白内障手术规划等优点。此外,此次手术使用了全球先进的多焦点人工晶体产品,避免了普通产品看远清晰,看近模糊的问题。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们全神贯注、细致入微,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最佳效果。经过努力,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的两台手术都取得了圆满成功。

“我们被白内障困扰了好多年,以前总是担心手术效果,宁可眼睛看不清也不敢手术治疗。这次深圳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和姚晓明博士团队提前和我们沟通很充分,让我们放下心,整个治疗过程也很顺利,我们的眼睛终于摆脱了白内障的困扰,非常感谢深圳?!卑鸵揽āたΦ媳鹂吮硎?。

深圳专家团队4次到喀什 为500余人送去“光明”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只是深圳开展喀什光明行活动的其中两位受益者。

近年来,深圳援疆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广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深圳医疗援疆工作,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部署,协同深圳市卫健委推动落实,深圳眼科医院、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深圳狮子会等组织优秀专家团队跨越万里赴喀什,为当地白内障患者送来光明。2023年至今,先后4次来喀开展光明行活动,累计为500余人免费开展白内障手术。

image.png

2023年7月,深圳市眼科医院专家在喀什开展眼科义诊及白内障筛查活动。

接下来,深喀两地将正式签署帮扶协议,自2024年起每年派出一名高水平眼科医生以柔援形式来喀支援,力争三年内实现以白内障手术为标志的手术技术落地喀什,不断强化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喀什诊疗水平的提升作出贡献,为喀什人民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付出努力。

深圳援疆前指慰问英雄父母

8月10日下午,受喀什地委主要领导委托,喀什地委副书记、深圳援疆前指总指挥谢海生带队前去看望成功进行白内障手术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夫妇,带去深圳援疆前指及喀什地委的亲切慰问。

image.png

谢海生详细询问两位老人手术及视力恢复情况。姚晓明介绍,经过医护人员术后详细检查,两位老人身体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单眼视力均恢复到1.0。

image.png

谢海生叮嘱医护人员要做好两位老人的术后康复和复查工作。


相关链接:

“帕米尔雄鹰”之父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据新疆日报消息,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工作委员会办公室8月12日发布《关于“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的公示》,包括4名“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10名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其中,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入选国家荣誉称号建议人选。

image.png

2022年1月2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与边境民警、护边员一同升国旗、唱国歌。(图片来源:新疆日报石榴云客户端)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男,塔吉克族,中共党员,1952年5月生,新疆塔什库尔干人,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原护边员。在帕米尔高原上,巴依卡一家三代70年守卫边境,在生命禁区为官兵指向带路。

上世纪50年代初,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父亲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成为当地第一位“牦牛向导”,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1972年,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再也走不动了,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不要让界碑挪动一毫米。”

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自1972年为边防官兵当向导开始,37年间,他巡逻700余次,行程3万多公里,一次次帮助边防官兵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官兵眼中的“活地图”。

image.png

2023年9月4日,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在整理儿子拉齐尼生前的照片后摘下眼镜擦拭眼泪。图源新华社

38年后,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也老了,他把这根海拔最高的“接力棒”交到刚刚服役归来的儿子——时年25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手中。拉齐尼·巴依卡从此开始16年护边时光,直到生命最后一刻——2021年1月4日,拉齐尼·巴依卡纵身跳下冰窟解救落水儿童,孩子得救了,他不幸牺牲,用生命托举生命的帕米尔雄鹰,永远留在了41岁……

如今,70多岁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和家人仍旧坚守在高原,传承着“帕米尔雄鹰”的精神。


记者:邹思敏


编辑:杨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