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影:做一件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
2006年以“募师支教”队员身份参加支教活动,两年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采集求助信息、联络爱心捐助、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几年来,累计参与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联系筹建了8所希望小学、为600多名贫困生联系到了爱心资助……这些是孙影老师万万没想到的。最初她只是单纯地想“做一件让生命有意义的事情”。她没有想到,后来的事会带给社会这么大的感动,“我个人的微小努力,让孩子们被看到被关注,感恩!”
荣誉只是荣誉,帮助孩子是重点
2009年4月,孙影被评为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2010年1月,孙影出任第七届深圳关爱行动“爱心大使”;2010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并被推荐为央视“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候选人;2011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文明使者”荣誉称号。
她还先后被授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第三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四青年奖章”等。
这些年孙影获得无数荣誉,但是接受媒体采访时,她却十分低调,“我只是做了一些小事,并没有那么崇高、伟大。不过,通过这些事情,孩子们被看到、被关注,学习条件改善了,他们的人生改变了,我很开心。”
那年青春正好,背上背包进大山
2005年3月,年仅25岁、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的孙影,离开家乡吉林,南下深圳寻梦。一直想做一名老师的她,偶然在报纸上看到“募师支教”招募志愿者赴山区支教的消息,她马上拨通了报名电话,最后从80多名报名者中胜出。 没有报酬,也没有同伴,她独自一人,背着行囊,走进贵州的大山之中,这一去,就是4年多。
除了面临简陋的教学环境,她还必须适应艰苦的生活。学校在山区,电压不稳,时常停电,一到晚上就黑压压一片。山里还时常断水,提水冲澡都是奢侈,她曾经有一个半月没有洗澡……
最麻烦的是她住的房子窗户上连玻璃都没有,一到晚上就异常的冷,最难熬的时候,她一个星期睡不上两晚觉。 “刚去的时候是有心理预期的,但发现落差还是很大,当时确实觉得挺难熬的。 ”刚开始的时候,她经常夜里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
孙影说她不是没有动过离开的想法,但每次看到学生们期盼的眼神,她都不忍心走。山区的孩子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引着她,就这样,她一直坚持下来。
为山区孩子筹学费催生爱心中介
山区孩子们的遭遇总是牵动着孙影的心。
手头本来就不富裕的她还常?;嶙约骸疤脱卑镏独аT诖蠓较匮虺≌?,孙影的挚友徐萍镇长讲了一件事。2008年8月,大方县羊场镇的贫困学生小勾考取了北京科技大学,小勾家人及乡亲们高兴之余,却被6000元的学费给难住了。小勾家人好不容易凑了2000元,镇里又捐出1000元,离开学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但学费只凑到了一半,为了筹集学费,小勾家人已经准备借高利贷!
孙影得知此事后,把身上仅有的3000元都掏了出来,交给小勾家人,随后她又热心地帮助小勾联系了资助人,解决了他上学后的后顾之忧。从2008年8月起,孙影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各方爱心资源的公益“中介”,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孙影在教学之余,经常深入大山,进行求助信息调查。她把采集到的第一手求助需求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积极为贫困求助者寻求爱心资助。近年来,每学期开学前夕,她都要将爱心人士捐助的助学金,集中发放给登记在册的贫困学生。
孙影发起的 “爱在远山”的助学行动,得到深圳、浙江等地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其中浙江一位不愿留姓名的企业老总,一人就资助了200名贫困学生。
“一分钱,我都不会乱花”
2006年孙影第一次走进贵州山区,刚到鞍山小学时,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1963年建造的二层教学楼已成为一栋危楼,找不到玻璃完整的窗户,窗户摇摇欲坠,教室没有门、没有灯。学校没有操场,厕所是用一垛土墙简单围砌而成。孙影想,能否在深圳找一家爱心企业捐资,将学校的危房教学楼重新改建?
通过孙影的“做媒”,各地的爱心人士纷纷与她联系,当地干部群众也对孙影的爱心行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到目前为止,孙影已监管修建起8所希望小学。这些年,孙影的诚信和严谨赢得了捐助者们的信任和支持。
对于向社会各界募集的爱心善款,孙影公开承诺“一分钱,我都不会乱花”。为此,她严格监管每一个爱心项目,并且拒绝在其管理的公益项目中领取任何酬劳和补贴。2006年至2010年间,她在贵州监管修建了4所希望小学,从选址、施工设计、采购材料、施工监理,到工程验收,孙影均全程跟踪负责。她经手的公益项目资金已有200多万元,在使用上从来没出过差错。她以坚持付出赢得了山区师生的爱戴,也以诚实守信赢得了资助者的信任和社会的尊重。
深圳特区报 2020年12月05日 A03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莎莎
孙影:山里娃的“爱心姐姐”
孙影和山区孩子们在一起。
她从2006年8月起以“募师支教”队员身份参加支教活动,两年后,她把主要精力放在采集求助信息、联络爱心捐助、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几年来,她累计参与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联系筹建了8所希望小学,为600多名贫困生联系到了爱心资助。她,就是孙影。
2009年4月,孙影被评为第六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2010年1月,出任第七届深圳关爱行动“爱心大使”;2010年3月,被推选为MSN与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幸福书屋,爱自2010”公益活动的“爱心大使”;2010年12月,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并于同期被推荐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0年度人物候选人;2011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文明使者”荣誉称号,并出台了学习决定。近年来,孙影先后被授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第三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
乡亲眼中“最美深圳女孩”
2005年3月,年仅25岁、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的孙影,离开家乡吉林,南下深圳寻梦?!耙恢毕胱鲆幻鲜Α钡乃既辉凇渡钲谏瘫ā飞峡吹健澳际χЫ獭闭心贾驹刚吒吧角Ы痰南?,她马上拨通了报名电话,最后从80多名报名者中胜出。
但是,真正到了支教的学?!笾荽蠓较卮笏绨吧叫⊙В镉盎故巧笛哿?。她从来没见过那样的学校:没有操场,没有校门,没有讲桌,甚至没有一扇玻璃完好的窗户……孙影和另一个女孩就在这样一个地方“安了家”。待的时间长了,孙影发现,山里的艰苦还远不止这些。
缺水,没办法经常洗澡;因为学校离乡里远,买东西不方便;一日三餐,吃得最多的是当地产的洋芋。物质上的苦对孙影来说并不算什么,她更在意那些渴望知识的学生。
孙影的真心付出让孩子们很快便接受了她。孙影以顽强的毅力,克服了最初的不适应和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与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当地乡亲们眼中的“最美深圳女孩”。
力量无穷的“爱心中介”
从2008年8月起,孙影把主要精力放在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各方爱心资源的公益“中介”,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
孙影在教学之余,经常深入大山,进行求助信息调查。她把采集到的第一手求助需求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积极为贫困求助者寻求爱心资助。近年来,每学期开学前夕,她都要将深圳等地爱心人士捐助的助学金,集中发放给登记在册的贫困学生。
5年来,她徒步上千公里,走访了毕节地区大方县、赫章县等地山区8所贫困学校的300多名贫困生家庭,一方面把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的信息资料,通过朋友传递或者在她的博客发布,并为他们找到了资助人。另一方面,遇到爱心人士的定向捐助委托,孙影忙碌的身影即刻进入大山中,按捐助者的要求落实捐助对象。她把每一笔捐赠都登记好,在博客上公示,并给每一位捐赠者都寄去了感谢信。
孙影发起的 “爱在远山”的助学行动,得到深圳、浙江等地爱心人士的大力资助,其中浙江一位不愿留姓名的企业老总,一人就资助了200名贫困学生。
监管修建8所希望小学
2006年孙影第一次走进贵州山区,刚到鞍山小学时,就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1963年建造的二层教学楼已成为一栋危楼了,找不到玻璃完整的窗户,窗扇摇摇欲坠,教室没有门、没有灯。学校没有操场,厕所是用一垛土墙简单围砌而成。
孙影想:能否在深圳找一家爱心企业捐资,将学校的危房教学楼重新改建?她拨通了“募师支教”发起人许凌峰的电话,讲了自己的想法。
不久,许凌峰来电说,深圳一家公司的董事长愿意捐款25万元,帮助鞍山村建一所希望小学。听到这个消息,孙影激动得跳了起来。2006年10月27日,“许凌峰募师支教希望小学”在鞍山小学举行了奠基仪式。一年后,“许凌峰募师支教希望小学”终于落成。180多名学生告别了危房校舍,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
此后, 孙影将目光投向大水乡更偏远的村小,进行实地调查。通过《深圳商报》的报道,这些调查情况和照片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几年来,孙影牵线,报道“作媒”,深圳的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与贵州大方“结缘”。深圳、北京、浙江等地的爱心人士纷纷与她联系,要求通过孙影在当地开展公益项目,当地干部群众也对孙影的爱心行为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援助,目前,孙影已监管修建起8所希望小学。
深圳商报 2020年12月02日 A09版
深圳商报记者 包力
孙影:扎根大山的公益传播者
2007年3月,孙影在贵州大方县鞍山村支教。
她,放弃深圳的稳定工作,两度奔赴贵州助学支教,在贫困山区一干就是10年多。她,徒步走访贫困生家庭,为贫困学生和希望小学建设联络慈善捐助资源。她,严格监管爱心项目,参与募集的1000多万元公益资金每一笔都花在了实处。她就是孙影,她用自己的诚实守信、坚持付出,赢得了山区师生的爱戴和资助者的信任,也把深圳乃至全国的关爱力量链接到了大山深处。
2006年,年仅25岁的孙影放弃在深圳的稳定工作,赴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鞍山小学等地参加“募师支教”等助学志愿服务工作。大方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自然条件恶劣,生活条件更是艰苦。当初与她同行的10多名志愿者都离开了贵州,而她在山区一干就是10年多。10年多的奔波让她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心脏也出现了问题,但她依旧无怨无悔,以执着的付出信守着自己的承诺。
自2008年8月起,孙影不再以“募师支教”项目队员身份参加支教活动,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采集求助信息、联络爱心捐助、为求助方和捐助方牵线搭桥上,成为一个整合各方爱心资源的公益“中介”。
为了确保求助信息真实可靠,她向捐助者郑重承诺,“每一条信息,我都核实过”。为此,她翻山越岭,徒步走访、核实每一户贫困家庭的求助信息,并把采集到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网络等途径发布给爱心人士。她的诚信和严谨赢得了捐助者们最大的信任和支持。近10年来,她已经为600多名贫困生家庭找到了捐助人,为大方县近万名学生定制了新校服。
同时,她在贵州捐建和监管筹建了8所希望小学,从选址、施工设计、采购材料、施工监理,到工程验收、落成剪彩,孙影均全程参与、跟踪负责。到目前为止,她累计参与募集善款1000多万元,每一笔都花在了实处。
2011年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授予其“文明使者”荣誉称号,并发布了开展向孙影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她还先后被授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全国扶贫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第三届广东省道德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等称号。
晶报 2020年12月04日 A03版
晶报记者 李婷菊/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