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导航列表

关爱留守儿童 情感支持更重要

2017-01-03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捷兴

本期话题

深圳是移民城市,庞大的外来人口数量也催生了“小候鸟”群体。今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すぷ鞯囊饧罚状翁岢鲆按釉赐分鸩郊跎倭羰囟窒蟆?。作为“爱心之城”,深圳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早已从城市延伸到乡村。

本期论坛聚焦深圳“幸福家”公益项目,嘉宾表示,相较于物质支持,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情感性支持更为重要,而在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老师的影响尤为重要?!靶腋<摇本痛顺龇⒖栊睦砘だ砜纬?,至今已培养了3000名乡村一线教师。

嘉宾认为,对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父母老师,只有父母老师成长了,才能给孩子真正需要的支持。教育就是生命影响生命,教育的本真是对人的一种关爱,嘉宾呼吁社会对留守儿童群体给予更多关注。

● 主持人

刘丽华 深圳特区报记者

● 本期嘉宾

李保军 深圳市幸福家家庭研究院理事长

高秋凤 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教授、心理学博士

王 婷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荷叶中学初三班主任

卢春香 江西省安远一中生物教师兼心理老师

李家礼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教育局师资培训中心主任

“幸福家”聚焦留守儿童心理需求

刘丽华:2013年深圳就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幸福家专项基金,建立全国最大的留守儿童心理关爱机构,当初成立“幸福家”时是怎么考虑的?

李保军:2005年我带领深职院的大学生义工去广东河源、贵州等地支教,发现留守儿童特别需要外在关注,因为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的缺失——父母不在身边。国内许多公益组织可能更注重于金钱和物质上资助,但我们发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情感性的支持特别重要,而这个在传统的学校和家庭中是缺失的。对留守儿童影响最大的两个群体,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外出务工的家长。其中学校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知识,还有老师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这方面进行学习提升。每个学校可能只有一名心理辅导老师,但是我们认为所有老师都要懂得一些心理学的方法,给孩子关键性的支持,所以我们重新起了名字叫“心理护理”。老师掌握方法后就能随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这样孩子可能就因老师精准到位的教育引导而改变。

刘丽华:深圳的中小学都专门配备心理老师的,在您看来现代教育者都要具备心理知识。

李保军:是。心理老师可能是对一些特殊个案的处理,而心理护理是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当中,无时无刻的。

卢春香:以前有个讲师团下乡支教,他们各种东西都懂,而当地老师就苦巴巴的,老师一定要懂得多才能讲得更生动,更有感染力亲和力。结果支教老师走后学生心理落差很大,有的就厌学,心理问题就出现了。

高秋凤:很多老师在走入课堂之前,只是接受了一些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而“幸福家”有非常多的、很接地气的实战性技能。一个人的发展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受到各种系统的影响,而与孩子最紧密联系的,是父母以及老师对他产生的影响。“幸福家”这个项目影响的就是对儿童直接影响最大的父母老师们,只有父母老师成长了,才能给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看,当一个孩子被爱、被关注、被接纳的需求得到满足,他自然就会发展更上层次,所以这样一个影响是非常彻底的,从根源的地方产生改变。

面向乡村老师提供心理护理培训

刘丽华:为什么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别需要护理,如果没有这种专业的心理护理,孩子们会落下什么心理不健康吗?

李家礼:如果我们的老师在儿童心理护理上有更多的智慧,那么在平常跟孩子接触的过程中,就能够发觉孩子心理的问题,能够及时地解决孩子的思想困惑,很多问题就可能避免。像我们到农村学校去,一个学校组织了五六十个留守儿童一起活动,有些留守儿童还可以理解父母,会说“爸爸妈妈我知道你们很辛苦,打工是为了我的成长”,但也有孩子不理解,会说“为什么其他孩子每天有父母送,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这就需要老师用一些方法去帮助开解。

卢春香:“幸福家”的课程很接地气,我们培训后回去就可以用,比如夸奖法之类。其实教育真的是生命影响生命,培训讲师把爱传递到我们这,我们把爱传递到孩子那。

王婷:我们班有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一开始他并不理解父母,当他不接纳父母的时候,也就很难和旁边的人处理好关系,所以经常和同学打架、抱怨同学。我培训后,尝试去接纳他,之后他也接纳了我,很多事情也愿意跟我说了,我觉得他现在在慢慢改善了。

刘丽华:这个项目是“从源头关爱留守儿童”,和其他的关爱不太一样,有没有可能作为一个深圳经验传递出去?

李保军:目前国内像我们这样的专业机构,专注于家庭教育培训或者心理护理的还非常少,我们已经培训了来自1000多个学校的3100名老师,涉及6个省市28个县城。现在最希望能和各地政府部门合作,接下来要做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的落地方案,每个老师有一个课程包,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也有一份简单手册,老师们能更好地去学习推动。

建立关爱体系

持续关注留守群体

刘丽华:刚才提到影响孩子的两个源头是父母与老师,现在谈到的是关于老师的,有没有关于留守儿童家长的培训?

李保军:我们还有一个更大的项目——幸福家庭种子师资项目。我们针对留守儿童设计了两个培训,一个是针对老师,一个针对家长。我们今年在全国6个城市已经培养了2000名家庭教育公益讲师,面向家长免费学习。我们这个项目从深圳出发,不光把学问带出去,更重要的是把深圳的公益精神传递出去,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本真就是对人的一种关爱,让人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施展。今年我们的种子师资项目深圳市已有912人报名,相信再过三年时间,我们会在全国更多地方建立项目,去影响更多的家长。我们也想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将家长的课程、心理护理的课程做成线上课程,尝试做共享教育,到时即使偏远地区的老师也能接收,这样线上线下相结合,形成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体系。

高秋凤:可能有人会问,这些项目究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有没有变化。如果我们能建立这样的数据最好,比如老师们在没有参加培训前,老师、孩子的起点状态是怎样的,参加培训以后甚至几年以后,要有一个跟踪数据出来对比,用数据来说明。

李保军:“幸福家”是一个研究院,我们也支持国内的大学进行这样的研究,希望这样一个研究能做到5到10年。目前我们已经跟西南大学心理学初步谈了一个项目,就是持续地跟踪,跟深圳大学、武汉大学也都有这样的合作。

刘丽华:有网友说,哈佛有一个对孩子命运的研究持续了90年,希望对留守儿童也能有一个跟踪,等留守儿童消失的时候能有一个“中国记忆”。

编辑:张可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