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导航列表

老师上门一句鼓励受益一生

2013-07-0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有过老师“家访”经历的50后、60后、70后谈起感言:老师上门一句鼓励受益一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小艳 姚卓文 潘若濛

  日前,本报推出的“聚焦深圳家访现象”系列调查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报道透露,家访在深圳式微,在记者的抽样调查中,仅两成多家庭有过老师来家访。

  如今被“冷落”的家访,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同家常便饭。在那个物质相对贫乏、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年代,老师们在自己的休息时间,一次次地来到学生家中展开家访,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连日来,有不少50后、60后、70后的读者在看到报道后,和记者谈起了老师家访的故事与经历,在那些年代,老师们常主动上门,有的是为了给学生一句鼓励,有的是为了更好地与家长“联手”帮助孩子改掉不良习惯,有的甚至送课上门,将所教学科甚至自己的爱好特长毫无保留地“献”给学生……这样的家访让人记忆犹新,倾注了爱与责任的家访,被他们评价为“不可替代”并“令人受益终身”。

  家访改变辍学女孩命运

  “没有那次家访,就没有我的今天?!鄙鲜兰?0年代出生的国企退休老人廖翠玉回忆学生时代的老师来家访的经历,依然心存感激。

  初二那年,班主任曾老师的一次家访,将险些辍学的她拉回课堂,从此改变整个人生轨迹。

  上世纪70年代初,身为家中长女的廖翠玉面临辍学。尽管心有不舍,但是在初二那年,懂事的她没有再回学校,挑起家中重担。

  在她辍学后不久,一天晚上,班主任曾老师突然造访。“小玉长大后,你也许会为省下这5元学杂费而后悔。她成绩不错,希望能让她继续读下去?!?0多年前的那次家访曾老师对父亲说的那段话,她至今铭刻于心。

  那晚,曾老师跟父亲聊到晚上10点多才离开。将老师送出家门后,父亲便对她说“明天回学校上学吧”。

  重返课堂的她倍加珍惜读书的机会,学习更加刻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中。尽管因为时代等种种原因,最终没能进入大学。但是高中学历以及良好的知识修养,让她在不久后顺利进入一家国企工作,在80年代初期随企业南迁来到深圳工作。

  “不请自来” 老师送课上门

  对于年近六旬的建设银行深圳分行老员工孙洁而言,小学时和老师“亲密接触”的那段日子是她最为珍惜的时光。

  “孙洁,背错了!”上世纪60年代,当小学放学后的孙洁在南昌一家国营企业的家属院内和同学们一起背古诗时,悄悄走近的班主任袁老师故意大喊一声,点名道姓地指出错误。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孙洁很享受老师的“突然袭击”,一是她知道那是袁老师在跟她开玩笑,二是自那以后,那句背错的古诗再也没有错过。

  孙洁上的小学是厂办小学,师生共享一个生活圈,因为同住一个大院,那时候的家访就像家常便饭,而且老师常是“不请自来”。表现优秀的孩子,老师会上门鼓励;调皮捣蛋、经常犯错的学生,老师会上门与家长商议对策,找出解决方案;如果发现哪个同学有些知识点没听懂,老师还会主动上门送课。

  尽管在那个计划经济年代,老师在考核上“吃大锅饭”,但是他们仍然乐此不疲地与学生打成一片,不惜增加现在看来很多“额外”的工作,这些都是强烈责任感使然?!罢庋幕ザ绞?,使我们一生受益?!彼锝嗨?。

  老师殷切鼓励,为学生找回自信

  山东大学MBA深圳教学点老师秦军是一名70后,至今对母校江苏赣榆县柘汪初级中学班主任韦老师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位质朴、平实、正直的人民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秦军的成长发展。

  记得初二那年的一天晚自习时间,班主任找到秦军,让他带路到他家附近5、6名学生家里去家访。去家访的路上,内向的秦军心里有点“小忐忑”,揣测着老师会不会向父母“告状”。

  到达他家时,腼腆的秦军“识趣”地回避了,给老师和父母腾出“畅所欲言”的空间。当然,他没有走远,竖着耳朵在隔壁房间偷听。

  “他很聪明,身上有许多优点,只要继续努力,考个省重点中学还是有希望的?!蔽だ鲜Φ囊痪浠傲钋鼐睦镆徽?。

  “现在想来,他当时是故意说给我听的,因为说这句话时提高了分贝?!鼻鼐?,也正是这次鼓励,令他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学习越来越进入状态,成为班上的尖子生。

  如今在深圳工作的秦军仍然是韦老师的骄傲,他是那一届学生中,为数不多的能走出小县城,到深圳发展的学生之一。秦军心里也清楚,没有那次家访,没有老师的鼓励,他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任何高科技手段都替代不了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方式?!鼻鼐担曳酶嗟氖且恢只ザ?,而非单方面的告知,那种有着肢体语言,有表情,有血有肉的交流,是发个短信、打个电话不能替代的。

编辑:梁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