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孩子脏话多或为抽动秽语综合征
2013-06-2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专家提醒:一味苛责不能缓解,应结合药物、心理和教育等综合治疗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何泳 通讯员 王海芳
8岁的龙龙嘴里总是不自觉地发出轻吼声,还满口脏话,家长当做咳嗽四处求医将近一年,但患儿的情况非但未好转,反而日益严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神经专科主任罗向阳教授介绍,不少这样的孩子实属无辜,只因患上了抽动秽语综合征。
漫画:张亮
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抽动秽语综合征又称多发性抽动症,是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综合征。起病年龄为1~21岁,平均起病年龄为6~7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至少要多3倍。大多数多发性抽动症起病于2~15岁,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为发病高峰人群。90%在10岁以前起病,以5~9岁最为多见。
罗向阳教授表明:随着社会压力加大、生活节奏加快和交流方式改变,该症的发病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症状为眨眼和重复发声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首发症状表现为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可先后出现或同时出现。
“通常以眼部、面部或头部的抽动作为首发症状,如刻板眨眼、歪嘴或摇头等,也可表现为颈、肩、肢体甚至躯干的抽动。以眼部抽动作为首发症状者占38%~59%。眨眼被认为是这类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重复性发声性抽动也很常见,通常由清嗓子、干咳、说粗口、吸鼻或尖叫等发声组成。”罗向阳提醒:家长应仔细辨别,区分以上症状与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与此同时,很多患儿还会表现出情绪障碍如焦虑、烦躁、脾气大、情绪低落等。
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罗向阳教授说,目前医学界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病因尚未明了,估计认为与锥体外系病变有关。他提醒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出现挤眉弄眼、口出粗言等情况,不能简单地认为是“缺乏教育”的坏行为而多加指责,更不能打骂孩子,应该前往医院请专业医生诊治。
罗向阳说,抽动秽语综合征治疗并不困难,越早介入,预后越好。抽动秽语综合征能够不同程度地干扰儿童的认知功能和发育,影响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家庭氛围、家长的态度对孩子的病情有非常大的影响。
治疗莫陷三大误区
罗向阳指出,对于抽动秽语综合征的治疗,家长由于对疾病认识不足,所以往往存在以下三大误区:
误区一:完全依靠吃药可以控制
错!实际上此病是神经、精神、心理三结合的疾病,需要三方面的综合治疗,尽管服药的效果明显,也不能完全依赖药物,要注意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形成。
误区二:这种病非常严重治不好
尽管此病的症状表现多样,但它对生命和智力都没有影响。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孩子的情绪和心理,但积极治疗的话,预后良好。
误区三:情况好转便可停药
此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复发的倾向。不遵医嘱自行停药可导致复发,而且复发后抽动的内容会发生改变,如以前是眨眼睛,停药后变成了甩脖子等。
打骂训斥会让病情加重
罗向阳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应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的紧张和劳累,可参加韵律性的体育活动。
“需要提醒的是,各种精神刺激,如打骂、训斥、频繁的提醒都会诱发此病,或者使得孩子病情加重,因此家长一定要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罗向阳说,此外,最好不要让患儿观看紧张激烈的武打战争电影,不要玩太多电脑游戏,还可适当减少参加业余活动班。一旦碰上孩子发作,最好的办法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е?、考试期间是此病的发作高峰期,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调节孩子的情绪。
编辑:梁硕芳
相关新闻
- 《爱的讯号》七夕全国首发 万里赵奕欢分享爱情正能量(19 11:29:23)
- 少年科普行暑假首站出发 走进万科中心和明思克航母世界(27 10:21:39)
- 真心无悔援疆路,实干援疆他最美(23 18:17:30)
- 济世无遐迩 德高有远亲(20 10:53:33)
- 暑假去河源看“羊咩咩”其乐无穷(16 15: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