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关爱行动工作思路:齐心协力 共襄盛举
2011-12-27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福田区委书记刘庆生:
设立关爱奖项鼓励群众参与
关爱行动已经进入了第九个年头。九者,“久”也。一个“久”字,道出了这项活动的价值理念,就是要持之以恒地传递关爱,在持久中体现这项活动的生命力。依托关爱行动,加强社会建设,打造“爱心之城”,是市委市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和重要载体。明年,福田区将开展164项各类关爱活动,使关爱满福田,幸福进万家?;疃ǎ?/p>
深圳爱心组织开展义诊活动,为外来女工检查身体。(资料图片)
一是持续济困扶弱。建立济困扶弱的长效机制,使关爱行动制度化。在去年实施幸福福田扶困助弱行动的基础上,面向辖区老年人、低收入群体,继续开展济困保障行动、助老颐养行动和助学助医行动等三项惠民行动,能够直接惠及5万多人。
二是弘扬志愿精神。春节之前,福田将为今年在大运志愿服务中获奖的全部600多名来深建设者赠送返乡车票,感谢他们为深圳大运做出的贡献。通过对志愿者的关爱,弘扬志愿精神,推动“志愿者先锋区”建设,进一步引领和倡导互相关爱、人人奉献的社会风尚。
三是突出文体关爱。实施“福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提升行动”,打造公共艺术之区、图书馆之区和钢琴之区,规划建设安托山博物博览馆群,打造博物馆之区。加大社区特别是老年人的文体活动投入,加大对辖区群众文艺团体和项目的关爱扶持力度。另外,作为文化关爱项目,福田区将开展“山村书屋”计划,明年将为和平县全部对口扶贫的乡村捐建36个藏书量不少于2000本的乡村图书室。
四是创新关爱制度。设立“福田居民美德奖”、“福田居民关爱奖”,动员更多的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关爱行动,鼓励更多的社区居民自发参与关爱行动,使关爱行动成为福田品牌。
■南山区委书记李小甘:
文化关爱增强居民归属感
在本届关爱行动中,南山区将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突出“关爱·感恩·回报”主题,弘扬“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理念,开展八项民生行动,其中,将重点突出三项工作:
一是开展关爱送温暖活动。南山区将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需要,细分关爱对象,组织“温暖计划、幸福计划、成长计划”等八大系列100多项关爱活动。针对残疾人士,开展技能培训、助残招聘会等活动;针对困难家庭,开展重病救治、意外灾难帮扶等关爱活动;针对特殊儿童,开展疾病康复、走进校园等活动;针对单亲家庭,开展快乐牵手,幸福童年等活动;针对老年人、老干部、老党员,开展文化关爱、心理关爱等活动;针对复员退伍军人,开展技能培养、专场招聘等活动,建立完善关爱行动的长效机制。
二是开展关爱来深建设者专项活动。本届关爱行动,南山区准备将关爱来深建设者,特别是青工群体,作为一项重点内容。由区领导带队,组织有关部门深入企业,对有困难的员工给予关爱和帮助。推进“南山青工文化快车”进厂区、进工业区,引导他们“以阳光心态面对人生、以辛勤劳动创造生活、以感恩情怀融入社会”,使南山成为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理想家园。
三是开展文化关爱活动。明年1-4月份,南山区安排了800场形式各样的公益文化活动,开展社区邻里节等活动,请外来建设者一起参与邻里一家亲、百家宴、大盆菜等活动,使不同的居民群体相互融合,一起联欢,增强社区居民的家园感、归属感。
■宝安区委书记鲁毅:
发挥榜样作用引人向善
经过多年的努力,宝安区关爱行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本届关爱行动中,宝安区计划开展160项关爱活动,重点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青少年和困难群体,进一步营造“阳光、勤劳、感恩”的社会氛围?;疃奶氐闾逑治?/p>
一是丰富关爱内容,从扶贫济困向文化关怀、素质提升和心理疏导等方面拓展。深入开展千场电影进社区、流动图书馆进企业、外来青工文化节,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组织外来女工心灵拓展,开展百万员工素质大提升、居民创业就业工程等,将关爱行动向更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延伸。
二是创新工作方法,更加注重依托社区、调动社会力量、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社区“四点半学校”、慈善协会等,开展邻里互助帮扶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倡导党员、公职人员带头参加志愿服务,设立社区义工联,探索“社工+义工”联动模式,把大运志愿服务转化为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学校、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关爱行动,比如联合富士康工联会推进“双爱双赢”活动,发挥工会组织“四个第一人”的作用。设立外来务工人员重病应急、青少年爱心助学等专项资金,开展少先队“手拉手”互助、义工与地贫家庭、困难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结对子”等,促进关爱行动常态化。
三是坚持正确导向,引人向善。关心关爱、广泛宣传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如宝安近期树立的重大典型罗莹哲同志,他带病参加陇南灾区重建、大运场馆质量监督,出色完成任务,集中体现了“阳光、勤劳、感恩”的文明风尚。区委区政府组织关爱慰问,并作出向罗莹哲同志学习的决定,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城市文明。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
关爱行动成为社会建设有力抓手
光明新区结合辖区困难群众多、困难侨民多、外来人口多的实际,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突出关心关爱为出发点,把关爱行动作为加强新区社会建设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内容,主要体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突出“侨”字,重点关爱困难弱势群体,推动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光明侨民侨眷相对集中,历史遗留问题比较突出。我们致力于通过关爱行动解决群众的生活困难。一是大力推进学业、就业、创业“三业工程”,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二是采用“教育券”等创新方式,今年解决学位10119名。三是优抚帮扶。2011年发放了各类慰问补助、救济抚恤金1746万元。
二是突出“广”字,强调参与面、受益面的广泛性,推动和谐幸福光明建设。我们坚持党工委、管委会在关爱行动中的主导作用。一是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和工作保障机制,把关爱对象从户籍人口扩大到涵盖外来劳务工的全体辖区群众。二是发挥志愿者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了以文明劝导、环境净化和平安大运等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充分发挥工青妇的桥梁纽带和青少年活动等的阵地作用,扩大“阳光妈妈”、“快乐亲子坊”等品牌活动的影响。
三是突出“新”字,创新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以关爱行动推动社会建设。一是建立关爱行动常态机制。通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把关爱行动内容充实到社区管理服务之中。2012年第九届关爱行动即将展开,我们要在全市率先实现28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全覆盖。二是注重人的精神塑造和素质。今年开展的37项关爱活动中,我们策划了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的5项创新性活动,把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融入到关爱行动之中。
■罗湖区委书记倪泽望:
将罗湖机关干部发展成志愿者
以民生为本,关心民生福祉,提升市民幸福感,是罗湖区委区政府一切工作出发点和依归。在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中,罗湖区的工作思路包括:
一、创新理念,拓展关爱活动的品质和内涵。探索“精神民生”,在加强物质民生的同时,把精神民生作为创新社会建设的“罗湖路径”,注重居民心理需求,化解心理怨气,缓解心理压力,增强归宿感和家园感,提升幸福感。
二、开发社区公益服务项目,帮扶困难群众。由居委会牵头,引导低?;?、辖区困难群众、重点优抚对象成立公益性服务组织,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开展公益性服务,同时政府也给予他们一定补助。既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又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实现共赢。
三、推动志愿服务,打造爱心城区。按照我市打造“志愿者之城”的要求,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志愿组织体系,通过设立志愿者区长奖、评选星级义工等激励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公众参与志愿服务。首先将罗湖区所有机关干部培训、发展成为志愿者。
四、普惠社区居民,开设“居家学堂”。学习借鉴香港社区学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罗湖开设“居家学堂”,花大力气把“居家学堂”建成管理规范的活动载体,使它成为一项惠及广大社区居民的福利事业,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生活技能、文化知识、文明习惯等方面的培训和服务。
五、关爱弱势群体,在罗湖社区家园网开通“LUOOHU慈心善行”公益平台。该平台将利用与深圳关爱网的链接和信息互通,着力于推动辖区“一对一”慈善帮扶,利用两张网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求助者和捐助者牵线搭桥,营造全社会都来关爱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氛围。
■盐田区委书记郭永航:
培育打造社区关爱品牌
关爱行动在盐田已有广泛社会和群众基础。在本届关爱行动期间,社会各界将举办各类关爱活动119项。其中,慰问帮扶类36项,文化关爱类26项,健康关爱类14项,未成年人关爱类12项,劳务工关爱类12项,惠及劳务工、未成年人、老人、残障人士、特殊人群、困难家庭及部队干部战士等。目前,盐田区关爱行动质量呈现了较好发展势头,表现在:
首先,培育打造一批社区关爱品牌。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注重对社区关爱活动品牌的培育、打造和深化。形成了“为爱奔跑·壹基金山地马拉松赛”、梧桐社区“心灵驿站”、沙头角社区“阳光教育基地”、东和社区“邻里互助之家”等特色品牌活动。
其次,在关爱活动中实现了“三个延伸”。即举办单位向社会各方齐参与延伸;关爱对象向社会人群全覆盖延伸;关爱重点向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进步延伸。
再次,关爱活动品质逐年跃升。盐田区把关爱行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向公民道德实践转化的有效载体,纳入《盐田区2011年社会建设行动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单位。
未来,盐田区还将努力打造盐田关爱行动的新品质。一是在量大面广基础上,巩固、创新特色品牌;二是坚持现有传统常规活动,丰富时尚创意项目;三是建立以民间机构和社会组织为实施主体、能够自我稳定运行的活动机制;四是向技能培训、文化关爱、心理关爱等方面转变;五是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围绕公益事业发展链条各环节,建立信息汇聚、资源配置、项目孵化、价值输出等平台,进一步提升我区关爱活动的品质。
■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彭建安:
全方位提升关爱指数
深圳关爱行动开展8年来,龙岗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策划开展了1000多项活动,逐步推进关爱行动实现品牌化、制度化。在第九届关爱行动中,龙岗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节点,开展节日关爱活动。在重大传统节日期间,把传统文化、本地风俗与群众需求相结合,继续办好关爱来深建设者大型联欢晚会等迎新春关爱活动;在节后,将组织各部门联合开展系列“春风行动”关爱活动,由开始单纯的公益招聘全面细化到现在的“送岗位、送温暖、送指导、送技能、送文化”,从“授人以鱼”以解燃眉之急到“授人以渔”实现发展式扶贫,从物质层面的帮扶到技术层面的指导再到精神方面的关怀,全方位提升关爱指数。
二是抓重点,开展特殊关爱活动。针对辖区需要关爱的重点对象,广泛开展外来女工流动学校、老年大学等关爱活动项目,让广大来深建设者、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发动爱心家庭与受助家庭结对子,由单纯政府扶助,发展到全社会扶助,由单一的助学,发展到助学、助教、助困。
三是抓热点,开展创新关爱活动。根据年度热点和龙岗区情,不断设立开发新的关爱活动项目,比如,我们针对当前来深建设者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困难家庭等问题,我们将开展“阳光妈妈”、“模拟家庭”等关爱活动;针对员工春节返乡难的问题,我们将在春运高峰期开展义工帮扶返乡活动,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争取好的效果。
关爱行动已成为龙岗提升城市人文内涵的重要载体,本届关爱行动将全面推动100多项活动深入开展。
■坪山新区党工委书记杨绪松:
侧重开展社区服务帮扶特殊人群
坪山新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针对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关爱不足、外来劳务工较多等实际情况,逐年增加关爱活动数量、提升活动质量、打造关爱品牌,努力建设一座温馨、包容、友爱、互助的“和谐幸福新城”。
第九届关爱行动,坪山将重点实施“三个侧重、两个品牌、一个参与”活动,三个“侧重”一是侧重社区服务。我们率先在新区全部23个社区设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全面推进社工服务进社区,力争全面覆盖社会福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矫治帮教、纠纷调解等领域,真正使新区居民幼有所教、老有所养、难有所助、病有所医。二是侧重劳务工。通过开展“关爱劳务工”、“青工书屋”、“青工同乐”、“阳光女工”、“文艺进厂”、“春风行动”、“心理疏导行动”等活动,丰富青工的业余生活,帮助青工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三是侧重特殊人群。针对残疾人、困难户、优抚对象等特殊群体推出“残疾人文化节”、“文艺助残”、“真情暖坪山”等系列活动。
两个“品牌”,一是新区从社会稳定和关心青年成长出发,专门针对区内外来劳务工家庭的无业青年打造一个“阳光青年成长工程”,帮助他们实现“四个一”,即: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展现一个全新的形象、学习一项职业技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二是“亲情感化行动”,调动社会、家族各方力量,在邻里关系、赡养关系纠纷和信访案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一个“参与”即动员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等各方面力量全面参与,提高全社会的关爱意识。
《深圳关爱行动工作规程》昨进行审议
深圳关爱行动将更趋规范化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翁惠娟)深圳关爱行动已经走过了8年,在多年的活动组织过程中逐渐丰富了活动的品牌识别元素,积淀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昨天,《深圳关爱行动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提交关爱行动组委会全体会议审议。此举,将有力推动关爱行动规范化、长效化,从而不断提升关爱行动的品质和影响力。
在昨天举行的关爱行动组委会全体会议暨第九届关爱行动启动仪式,市关爱办主任、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黄扬略就《规程》的起草情况进行了说明,介绍了《规程》的主要内容。据介绍,《规程》内容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对组织领导和运作制度进行了规范,明确了领导机构、联络员制度、策划顾问制度、组委会办公室主任联席会议制度、组委会秘书长会议制度和组委会全体会议制度,目的在于保障关爱行动运作规范有序。二是明确了关爱行动的总体任务和依靠力量,深圳关爱行动主要依靠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等四个层面的力量,主要任务是通过策划组织开展关爱活动,切实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关爱·感恩·回报”的理念,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三是明确了关爱行动的阶段和任务,关爱行动持续全年,但每届关爱行动按集中活动期、阶段性总结期和日常活动期三个阶段安排工作。四是明确了关爱行动的识别系统,包括年度启动仪式和表彰晚会、徽标、主题词、愿景、推广语、主题歌曲、关爱指数等,目的在于强化关爱行动的品牌影响力。五是明确了关爱行动参与各方的职责分工,目的在于引导各承办、协办、支持单位各司其职,密切合作,共襄盛举。
黄扬略表示,关爱行动始于2003年冬季,关爱办设在报业集团,多年来,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齐心协力推动关爱行动的发展。8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和文明办的直接领导和指导下,在全市各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热情参与下,关爱行动从物质关爱拓展到精神关爱,从对深圳人的关爱延伸到对全国许多需要帮助人群的关爱,从每届持续几个月到持续全年,其品牌影响力和社会辐射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深圳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深圳的重要举措,成为深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执行秘书长窦瑞刚:
推动亿万网友关注公益奉献爱心
腾讯公司坚持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成立至今,公司已经累计捐赠3.4亿人民币用于各项公益项目,腾讯员工累计捐赠资金超过1400万,还自发组建了一个超过2000人的志愿者队伍回馈社区,奉献爱心。
2006年9月,腾讯发起成立了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并承诺每年将利润的一定比例捐赠给基金会。腾讯基金会推动亿万网友关注公益、参与公益并奉献爱心,目前已经有超过250万网友,通过腾讯公益网捐赠资金超过7200万元。
腾讯基金会携手深圳市关爱办在深圳市捐建进城务工子女学校“腾讯梦想空间”,目前已经落成6所;携手市慈善会、万科公益基金会一起启动“鹏城心希望”,开辟了深圳民间免费救治贫困先心病儿童的先河。
为培养和扶持中国的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腾讯基金会于2011年10月启动了“筑力计划”,首期出资超过1000万元,整合资金、网络平台和产品的优势,对公益组织进行立体帮扶。为培育和支持民间爱心力量,腾讯基金会投入500万元启动了“筑德基金”,以鼓励助人者,表彰行善者,弘扬社会正气,促进社会和谐。
第九届关爱行动启动,腾讯基金会将继续携手市关爱办,参与关爱行动。一是参与搭建“全媒体公益平台”,弘扬和传递深圳关爱文化;二是在深圳推动筑力计划和筑德基金;三是协办“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四是继续加大对来深务工人员和子女的关爱,将和南山区教育局探讨公助民办学校等形式,改善来深务工子女的教育环境。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联席总裁金志刚:
集团已累计捐款超过3亿元
佳兆业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是深圳本土成长起来的企业,2009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佳兆业在各项公益慈善事业中已累计捐款超过3亿元,特别是上市以来,我们把更多的目光与精力投入公益慈善,今年的大运会,集团捐赠了3000万元积极参与“我为大运种片林”活动。
集团很早就开始与深圳市关爱办合作,今年12月19日,与深圳市关爱行动公益基金会签约设立了“佳兆业玉树助学基金”和“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基金”。通过这两个基金,集团将资助青海省玉树州哈秀乡中心寄宿学校150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3年内每年向每名学生资助1300元学习费用;救助危困医务人员;开展医务人员慰问活动;开展快乐工作等文化心理关爱活动和职业倦怠工作坊活动,给予最需要帮助以及有着突出贡献的深圳医护人员关爱和支持。
另外,佳兆业集团还专门设立了“佳兆业公益基金会”,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营管理,集团每年将一定比例的利润注入基金会,用于资助优秀公益项目,在全国范围内予以资助。第九届关爱行动的到来,将促进佳兆业加大在公益慈善事业上的投入,探索更为广泛的公益领域,用行动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 潘若濛 整理
编辑:anging
相关新闻
- 幸福人生名家讲坛周末开讲(16 15:30:45)
- “爱心小书桌”启动多家企业捐款70万(16 15:29:36)
- 启动爱心小书桌帮助贫困山里娃(16 07:26:15)
- 规模最大的第十二批“募师支教”行动启程(01 12:35:11)
- 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春节前后纪实(14 14: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