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感动深圳 回眸2011都市

2011-12-26  来源:深圳商报  【字号:  

第十一批“募师支教”志愿者挥手告别深圳,踏上爱心之旅。

  题 记

  在滚滚红尘中奔波劳碌,当我们渐渐感到疲乏麻木的时候,发现一些故事已经悄悄地在记忆中留下痕迹;当我们蓦然回首,翻阅着自己的心灵,这些故事总能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沉睡已久的东西,激活我们的热情。

  残疾同学

  我是你的双腿

  新闻回放

  4月22日,本报都市新闻版突出刊发了通讯《我是你在学校的“双腿”》,独家报道了深圳市坪山中学初三(5)班学生罗新雄3年如一日坚持背残疾女同学曾翠茹上课的感人事迹,引起广泛关注。这位爱心少年荣膺第八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称号,并成为深圳大运会火炬手、关爱行动爱心大使。

  深圳商报记者 李 红

  实习记者 肖晓峰

  她,身高不足一米五,体重60多斤,患有先天性骨椎胸,为天生肢体一级残疾。

  他,身高一米七十多,性格内向,和女生说话还会脸红,却非常善良,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他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他和她来自不同的家庭,他却像哥哥一样背着她上课,一背就是三年。三年来,深圳市坪山中学初三(5)班学生罗新雄,用他单薄的双肩担起了生命的重量,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残疾女同学曾翠茹——我是你在学校的“双腿”。

  如今,罗新雄和残疾同学曾翠茹都已升读高中。尽管他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了,但爱心的感动仍在延续,爱心的接力也在延续。

  罗新雄成爱心大使

  本报连续报道《我是你在学校的“双腿”》刊发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17岁的罗新雄以其爱心善举,感动了深圳,他荣膺第八届深圳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称号。12月15日,在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形象大使、爱心大使及公益合作伙伴聘请仪式上,罗新雄被聘请为第九届深圳关爱行动爱心大使。这是他获评第八届关爱行动“最具爱心人物”后,社会给予他的又一份褒奖。

  加入义工联热心公益

  今年9月,罗新雄考入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成为一名高中学生。这位朴实的少年依然保持一份淳朴,他学习刻苦努力,今年期中考试他的成绩名列前茅。在紧张忙碌的学业之余,他还申请加入了学校的义工联,“希望当一名义工,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p>

  虽然罗新雄和曾翠茹现在不在一个学校了,但他们有时会通过网络讨论学习问题。在曾翠茹条数不多的新浪微博上,字里行间能感觉到罗新雄和曾翠茹当初所在的坪山中学初三5班浓浓的同窗情谊,让人感动非常。

  爱心接力在延续

  今年9月,17岁的曾翠茹如愿考入坪山高级中学。她所在的坪山高级中学高一19班接过罗新雄的“爱心接力棒”,全班学生用爱心传承爱心,照顾、帮助、关爱曾翠茹。爱心接力,在快乐中延续。

  学校专门为曾翠茹开辟了绿色通道,还设立了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通行。

  今年10月,坪山高级中学成立了“天使护航团”,老师、学生、心理咨询师、校医齐参与,开启“生命护航”德育系列活动。坪山高级中学校长廖翠华表示,学校要大力倡导“助人者最乐、行善者最美”,将爱心接力传递下去。

  募师支教

  启动红色之旅

  新闻回放

  今年9月8日,“募师支教”第十一次吹响出征的号角,启动红色之旅。85名青春飞扬、激情满怀的大学生志愿者从深圳出发,分赴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江西井冈山、广西百色、四川阿坝红原、贵州赤水、湖南隆回、广东湛江等地近30所乡村学校,开始一段播撒知识和爱心的支教生活。

  深圳商报记者 李 红

  沿着前行者的足迹,第十一批“募师支教”志愿者走进7个省、自治区,通过“募师支教”这个平台,在大山深处传播知识,播撒爱心,点亮山区孩子的希望之灯。

  登上帕米尔高原

  应当地政府和深圳援疆指挥部之邀,此次“募师支教”主办方特地挑选了13名志愿者,派往新疆喀什塔什库尔干县支教,参与深圳援疆工作。

  塔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空气稀薄,自然条件十分艰苦。支教志愿者大多来自南方,他们克服困难适应当地干燥的气候和高原反应,上火、流鼻血、掉头发、失眠,几乎人人都经历过。三个多月过去了,年轻的志愿者们克服高原反应,战胜各种困难条件,教书育人,播撒爱心,成为当地各族干部群众非?;队⒑⒆用鞘窒舶摹氨缴系睦纯汀?。

  与赴新疆支教队一样,第十一批“募师支教”赴江西井冈山、广西百色、四川红原、贵州赤水、广东湛江等地的志愿者们用知识和爱心,用执著与付出,也在大山深处书写着“不一样”的青春。

  荣膺公益慈善殊荣

 ?。吩拢保等眨诘诹熘谢壬平北碚么蠡嵘?,深圳“募师支教”行动获得了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最高荣誉。

  有专家分析指出,全国共有23个项目被评为第六届中华慈善奖慈善项目,无论是项目的创新性,还是项目运作的可持续性,或者是项目资助的对象及社会影响的广泛性,深圳“募师支教”行动在20多个获奖项目中都属“出类拔萃”、“独树一帜”。

  成为感动中国候选人

 ?。保苍拢啡?,深圳“募师支教”行动以历年最大规模吹响了第十二次“集结号”:从即日起,招募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赴全国八个省区的乡村学校支教。

  这时,从北京又传来喜讯:深圳“募师支教”志愿者团队成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候选人。与此同时,“募师支教”招募20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消息,也引起强烈社会反响。短短几天里,已有100余人报名参加此次支教活动?!澳际χЫ獭背晌矶嗌钲谌斯刈⒌娜让呕疤?,也成为许多年轻大学生的新追求。

  近六年来,通过“募师支教”这个传播知识与爱心的平台,548名大学生志愿者先后走进山区,在全国12个省、自治区的180多所乡村学校书写了“不一样”的青春?!澳际χЫ獭钡陌慕恿θ栽谘有?,爱心的火种实现了制度化、规模化的“完美接棒”。

  扶起老人

  两少年获重奖

  新闻回放

  今年1月1日上午,罗湖外国语学校高三学生周天成和罗炜看到78岁老人黄玉珍跌倒在路边,赶紧将老人扶起来,并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后,扶着老人走了半个多小时将其送到家里,并电话通知老人的女儿后,留了张“明天记得带大妈去复查”的纸条,然后离开。事后,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特别给予两位同学每人奖励1万元。

  深圳商报记者 黄 顺

  老人跌倒,少年将她扶起来,本来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助人为乐的事情,深圳市却把它提高到“见义勇为”的角度,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这件“小事”,引起了诸多议论。

  老人跌倒无人搀扶

 ?。玻埃保澳辏保苍拢保等眨簿褪巧厦嬲饧路⑸暗陌敫鲈?,深圳市福田区益田村,78岁的市委组织部老干部肖雨生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员和路人围成一圈,但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儿子发现老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除了这件发生在深圳的很典型的“不敢扶”事件外,全国其他省市还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曾几何时,我们身边涌现过那么多“活雷锋”,他们助人为乐,不求报答,不图扬名,令我们深深感动。而现在,怎么会出现那么多“不敢扶”,我们要么“冷眼旁观、不敢行善”;要么斟酌再三,为防诬陷。中国人的道德到底怎么了?

  救助者被指肇事者

  所有问题的矛头,还要指向2006年在南京发生的“彭宇案”。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一公交站台等车时被撞倒摔成骨折。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时看到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老太不停地说谢谢。但后来大家一起将老太送到医院后,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

 ?。玻埃埃纺辏乖拢慈眨暇┦泄穆デㄔ憾耘碛畎缸鞒隽艘簧笈芯?,裁定彭宇补偿原告40%的损失,即45000多元。判决书中还称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而可以“自行离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选择,他的行为显然与情理相?!?。

  鼓楼法院的判决书让人心寒。这件事的悲剧性在于,它直接导致民众对法律的不信任。大家干脆连好事都不做了,就怕被“倒打一耙”。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圳两名高三学生能作出主动搀扶跌倒老人的举动,才有了更加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乐于助人理应重奖

  深圳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进一步将该举动定性为见义勇为,并给两位少年每人送上1万元的奖励金。颁奖当天,基金会理事长张振方说:“现在,救人有风险,社会风气并不好,而两个孩子没有犹豫,出手相救,我们就应重奖?!?/p>

  第二天,民众的反应基本都表示了“赞同”,认为见义勇为基金会是用奖励的方式鼓励见义勇为的好人好事,是为不良的社会风气“拨乱反正”。有网友说,奖励或不奖励,都不是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要更加完善的法律,而不是道德和物质表扬。

  无语体师

  书写身后传奇

  新闻回放

 ?。保苍拢保啡?,62岁的司徒秀萍和87岁的黎彩娴同样因病离世,她们将自己的躯体奉献给了深圳市红十字遗体捐献接收中心,引领医学生们学习书本上无法学到的宝贵知识。截至12月19日,深圳今年选择像司徒秀萍一样身后担当“无语体师”的遗体捐献者一共有18位。他们中年龄最大的94岁,最小的只有10个月。

  深圳商报记者 张妍 郑思 通讯员 林瑜

  面对生命的消逝,“无语体师”冲破思想的束缚,无偿捐献遗体,只求在生命消失后还能够为社会作贡献。他们的亲人强忍失去至亲的离别之痛,帮助至亲完成捐献,将大爱留在人间。

  那些可爱的孩子

 ?。乖拢保叭?,还不到一周岁的刘博晨因为突发脑疝去世,他的父母和姥爷一起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捐献出他的角膜和遗体,使他成为了深圳年龄最小的遗体捐献者?!昂⒆油蝗焕胧廊梦颐俏薹ń邮?,但我们希望医学界能够通过对他的遗体进行研究,让更多的孩子避免发生这样的悲剧?!?/p>

  翻开今年遗体捐献者的资料,10个月、4岁、4岁半、7岁、8岁……在18位遗体捐献者中就有6位年纪在12岁以下的儿童,占了三分之一。

  记者采访中曾遇到这样的一位父亲,他的儿子身患白血病后因误诊为关节炎,耽搁了2年宝贵的治疗时机。他在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时说:“希望医学院的学生们能够好好研究儿童白血病的发病机理和病症,不要再让别的孩子被耽搁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在为那些可爱的孩子感动之余,更加尊敬那些孩子的父母,是他们无私的决定,才有可能让千千万万的孩子免受同样的病痛折磨。

  那些可敬的老人

 ?。保痹拢溉帐羌钦呓冢魑轮泄钤缫慌挛殴ぷ髡叩亩裘粢蚍伟┩砥诶肟巳耸?。遵照她的遗愿,子女们为她完成了遗体捐献,以这样特别的方式让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记者节”。

  由于中国的传统观念,大部分老人都有入土为安的思想。但在深圳,敢于突破传统,甚至说服子女接受自己捐献遗体的老人却不少见。

  今年第二例遗体捐献者94岁的德国籍华人陈敬宇,第14例的新中国第一代舞美大师程芸平,第16例董启敏、第17例司徒秀萍都、第18例黎彩娴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历练,也用自己的身躯注释着奉献者最后的定义。

  那些感恩的话

  自2009年,深大医学院与市红十字会一起重新启动遗体捐献接收工作以来,已经有44位市民成为了医学生们的“无语体师”。

  为了感激这些“无语体师”的贡献,从今年开始,深大医学院每学期的解剖课开课和结课仪式,都是对“无语体师”的感恩教育,邀请遗体捐献者家属来为学生们讲课,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深大医学院计划在南山区西丽大学城的新校址规划兴建一座“无语体师”纪念园,让人们可以凭吊这些无私的奉献者。市红十字会表示,将与深大医学院一起为捐献者家属颁发水晶纪念牌。

  大运U站

  感动四海宾朋

  新闻回放

  今年4月13日,大运会首个城市U站在中信城市广场亮相。大运会期间,遍布全市的818个志愿者服务U站成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全市25万名城市志愿者在这818个U站里为市民和中外来宾提供了最热诚的服务。全市818个U站遍布在赛场、口岸、酒店、社区等公共场所附近,一个个橘黄色的“U”站不仅是志愿者之家,还是友谊之家,和谐之家,成为深圳的四海宾朋难忘的亲切回忆。

  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大运期间,遍布在全市的818个U站成了深圳的一扇便民服务的窗口。大运会期间,很多人都是第一次来到深圳,U站志愿者们热情细致的服务给中外宾朋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照境晌钲谥?/p>

 ?。福保父鲩倩粕照径际怯煞暇杉跋湓傺防媒ㄔ斓?。U站采用木屑压缩板材料,站顶安装太阳能设备,不仅能有效利用光热,而且还成本较低,环保节能。

  大运会期间,U站能够提供信息、文化、应急、语言翻译等多方面的服务。U站的贴心服务,向中外宾客展现了深圳的文明风貌。一个个橘黄色的“U”站不仅是志愿者之家,还是友谊之家,和谐之家。

  大运会期间,仅世界之窗U站一天的访问量就达400人次。一位92岁的香港老爷爷在世界之窗迷了路,世界之窗U站义工把老人送上了回港的路。一位不懂英语的韩国友人,来到世界之窗U站询问去某家具超市的路线。志愿者很快帮他叫了一辆出租车,并告诉他大概的费用。这名韩国友人临走时向志愿者竖起了大拇指。

 ?。担父觯照局匦律细?/p>

  10月17日,大运期间发挥重要作用的志愿者U站再次上岗,全市58个岗亭式U站重新开放,继续服务市民。

  后大运时代,58个保留下来的城市U站继续为市民提供咨询、应急救护、政策宣传等服务。团市委与相关单位签署协议,U站采用“1+3”运作模式,即每个U站都对接一个街道团工委、一个各地驻深团组织和一个非公企业团组织。

  这些保留的城市U站试运行期至今年12月31日。U站志愿者服务时统一穿深圳义工红马甲,为市民和来宾提供信息服务、文明服务、体验服务和主题服务。

  新模式“U”遍全城

  新城市广场U站能提供很多个性化服务,比如每周四都有义工教市民跳国标舞和大运U操,每周末都有精彩纷呈的志愿“U”服务活动,涵盖了创业交流、灯谜竞猜、健康保健咨询等生活娱乐的多个方面。新城市广?。照镜姆⒄剐履J浇蛉校担父龀鞘校照窘型乒悖照痉窠埃铡北槿恰?/p>

 ?。保苍鲁酰嗣窃诹诜⑾至艘恢稚栋娴模照荆涸纯攀降模照旧杓票涑煽煽詹⒋?,在显要位置详细标明了服务项目,并添置了平板电视、留言板、时钟、电话、文具盒等设施,令人耳目一新。

  公安英烈

  工作岗位牺牲

  新闻回放

  在今年大运安保的高压态势下,每一位深圳民警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市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民警至少有六七位。

  当我们享受着万家灯火的祥和、宁静与幸福时,这座城市不会忘记,这样一些英雄的名字,他们虽然只是倒在平凡岗位上的基层民警,但他们为守护一方平安而付出的点点滴滴,人民不会忘记。

  深圳商报记者 黄顺

  今年对于深圳来说,不平常,因为是“大运年”。众所周知,一场国际性体育赛事,除去赛事本身,安保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随之带来的就是紧张、紧迫感?;赝房纯唇衲耆ナ赖拿窬?,他们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往往是奋斗在大运安保的岗位上。

  连续工作鞠躬尽瘁

  1月3日,罗湖清水河派出所民警施应章连续工作10天后回家,逝世,享年46岁。2010年12月24日开始,施应章连续加班。当时正值圣诞、元旦维稳;“平安鹏城11”年终冲刺行动开始;即将进入“大运年”的关键节点,施应章作为清水河派出所巡警队带班巡逻督导民警,整整十天几乎没有休息。2011年1月3日凌晨零时许结束加班,回家。10时30分,妻子突然接到丈夫电话,电话里施应章语气急促,称自己不舒服。120急救人员赶到后,立即展开抢救,但已无力回天。

 ?。苍拢保度?,龙岗平湖派出所副所长李罡处理一起群体性事件时现场晕倒,不治身亡,享年39岁。

 ?。翟拢度?,大运会安保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当天上午,公明派出所民警艾慧明与两名同事前往广西鹿寨县执行追逃抓捕的公务。5月8日,母亲节。早上返回深圳途中遇到暴雨,车行至桂吴高速阳朔地界六塘路口时,因雨天路滑车辆发生侧翻,艾慧明不幸翻车身亡,享年29岁。

 ?。翟拢玻度?,龙岗盛平派出所所长李峰在他的办公室去世,享年49岁。

  6月12日下午5时30分左右,深圳市宝安区福永街道白石厦龙王庙横运工业区一电子厂发生火灾。消防中队班长刘明成强忍高温、浓烟、毒气的煎熬,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始终坚持冲在最前沿。由于在火场内部停留时间较长,其吸入过量有毒浓烟晕倒,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牺牲,享年23岁。

  这还不是最完整的统计。

  来年清明祭祀英雄

  可以说,这些逝去的民警,都是累倒在岗位上的。仔细算算,今年初春节前的“年终冲刺”;接着大运安保冲刺,最后100天理论上全市所有民警24小时值守岗位;大运会结束进入“后大运安?!笔贝?,在借调警力撤走的情况下要确保警情不反弹;随后“平安鹏城12”行动开始。年复一年,民警几乎每个时刻都有专项行动或者任务,尤其是基层民警,脑子里那根弦没有一刻不是绷紧的。

  每年清明节前,深圳警方都会举行庄严而隆重的英烈祭祀活动。明年清明,“公安英烈墙”上会出现施应章、李罡、艾慧明、李峰等的名字。深圳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

编辑:an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