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周刊:换位思考让无障碍环境更显人性光辉
坐在轮椅上也能抓到门把手。
办公室空间很大,方便坐轮椅者活动。
栏杆让行动不便者如厕时有了帮手。
电梯按键上刻有盲文。
勾特/漫画
跨版文字 晶报记者 李妍琦
无障碍设施是方便全体公民参与社会活动的公益性福利设施,也是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在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即将来临之际,记者对深圳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实地体验并对相关机构和人士进行了采访,虽然深圳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进行了多方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与国际化城市应有功能和形象相比,无障碍环境的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透过采访,记者真切地感受到,营造无障碍环境,靠的是相关部门和所有市民能“换位思考”,以“将心比心”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无障碍环境的进一步完善。唯此,才能进一步彰显并提升我们这座城市文明的高度并体现城市关爱的温度。
状现
我市盲道建设已达300公里
来自权威部门的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市轨道交通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达9亿元,5条地铁线的每个站点都建设了无障碍设施,相关设施和服务均比较完善。
近年来,我市在新建和改建的130多公里城市道路中,也都全部铺设了盲道、缘石坡道和轮椅坡道;新建的公共建筑物基本建设了无障碍设施?;?、码头、地铁、火车站、汽车站、海关联检大楼、大型商场、图书馆、大剧院、音乐厅、青少年宫、会展中心、市民中心等公共建筑都设置了较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和无障碍标志。莲花山、笔架山等20多个全市主要的市政公园都陆续建设成为了无障碍市政公园,全市有无障碍公厕600多个。各大酒店建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客房和洗手间。旅游区除在设计上保证残疾人能观赏到主要景点外,还备有轮椅等设备。全市新建的住宅区都有无障碍设施,一些老的住宅区也进行了无障碍的改造。
市残联副理事长黄苏宁向记者介绍,今年以来,市残联就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事项与市交有关部门加强了协调沟通工作,加大力度推进无障碍公共交通建设:一是大力推进无障碍导盲系统建设,目前已在17路、K302路、309路、387路等4条公交线路安装了无障碍导盲系统,拟于12月3日无障碍环境宣传日组织盲人体验;二是与无障碍出租车的相关企业加强协调沟通,争取尽快推动无障碍的士上路;三是落实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前设立公交站点,方便残疾人出行。
我市还开通了无障碍公共交通线路,已有25辆无障碍公共巴士投入运行。这种低地板无障碍大巴的后门是无台阶式设计,司机停靠时可根据站台的高低情况,让车辆底部的气垫灵活地降低车身与地面的高度,形成一个平滑无阻的通道,让残疾人轮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无需搀扶地从路面顺利进入大巴内。车上还专门有放轮椅的空间,轮椅可用安全带固定,还安有防撞胶垫、紧急停车按钮等相关装置。
深圳地铁在一期规划设计时,采纳市残联意见,追加1亿多元增设了盲道、轮椅坡道、无障碍公厕、无障碍垂直电梯、无障碍专用通道、电子显示屏、残疾人导向标识等各种无障碍设施,车厢内设有语言报站系统和图文显示系统,每节车厢里,也专门设置了轮椅位,方便残疾人等弱势人群搭乘地铁。
据统计,目前,我市新建和改建的主要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的人行道均铺设了盲道,总长度达300多公里。大部分主要路口设置了方便残疾人通行的坡道,部分主要路口、人行横道设置了与红绿灯同步的过街音响提示装置和蜂鸣器。
体验
弹
地铁无障碍设施有缺憾
近日,记者走访了购物公园、会展中心、华强路、大剧院、岗厦、老街、罗湖等7个地铁站,发现地铁站的无障碍设施在设置上存在不少可以完善提升的地方。
记者在上述地点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地铁入口都有两到四级台阶,而没有供轮椅上下的通道,这样的设计对于肢体残疾人士而言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很多站点,尤其是深南路各站,如华强路站、大剧院站等,只有主干线单方向的直升电梯,残疾人坐着轮椅很难过到马路对面。另外,有些站点的直梯不能从售票大厅直达地面;有些地铁站,如岗厦站、老街站、大剧院站的直梯不能使用,肢体残疾人只有上手扶电梯或者请工作人员背上背下;很多地铁站点虽然有直梯到地面,但是因为出口处有台阶,没有轮椅通道导致轮椅无法通行,如购物公园站、会展中心站、华强路站等。
另外地铁的所有手扶电梯都没有完善语音提示,盲人无法辨别电梯运行方向。在香港地铁,盲人可以根据语音来辨别电梯方向,如‘嘟嘟’声表示电梯上行,‘哒哒哒哒’声表示电梯下行,但深圳地铁没有这方面的提示。
在地铁站内,盲道的覆盖率不高,例如每个地铁站的盲道只通向单一的一个出站口,盲人想去其他出站口却没有盲道指引;盲人乘地铁顺着盲道走到闸机口却不能使用残疾人专用卡,必须另找特殊通道进出站,而特殊通道没有盲道指引;部分地铁站出现设备占用盲道现象,有些盲道因为排水问题被中途截断。
细节不完善降低设施效率
周莉的小孩今年10岁,因为一次意外导致左腿截肢,出门要用轮椅。每次带小孩去坐地铁,令他们苦恼的是,在地面出口没有直升梯的指示牌,他们常常推着轮椅兜转了很久却找不到直升梯所在的入站口。周莉告诉记者,无障碍厕所的问题比较严重,蛇口线很难找到一间启用的无障碍厕所,罗宝线和龙华线不少站点的无障碍厕所被占作他用,卫生状况也令人堪忧。在罗宝线与龙华线已开通的路段中,老街站、购物公园站没有设置无障碍厕所。
周莉经常带小孩去市民中心附近和一些美术馆去玩,一方面是带小孩融入社会陶冶性情,更大原因是在无障碍坡道建设方面,目前大型公共场所如深圳博物馆、深圳图书馆、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前都具有足够轮椅通行的通道,主干道的路沿也基本做到了斜坡覆盖。然而在一些老旧的小区内,斜坡的覆盖率仍然不够理想,还有不少斜坡变成了单车的暂时停放点。
赞
深圳残疾人服务中心最完善
采访中,盲人罗珊对深圳残疾人服务中心的无障碍设施多有赞赏。她说,深圳残疾人服务中心位于梅林,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中心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设计施工,以残疾人为本,从建设理念到技术手段,都细致入微地考虑了各类残障人士工作活动要求,设置了自动门与感应自动开关门,体现并营造了全方位的无障碍环境。罗珊表示自己在中心上班,感到非常幸福,因为她可以无忧地在在大楼内自由行走,这里的无障碍设施,是他她所见深圳目前最完善的(见下图)。
业界声音
要加快立法才能满足需求
市政协委员谢频
在2007年2月召开的福田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区政协委员郑有为等建议,在莲花山公园配置电瓶车,方便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能轻松登顶观光,满足人们瞻仰伟人、眺望中心区美景、感受深圳建设成就的愿望。随后,这个非?!叭诵曰钡奶岚福滞ü角姓毙黄堤峤坏绞姓慕烊位嵋?。
市城管局对该提案非常重视,很快为莲花山公园配置了一辆电瓶车,定于每周二上午9∶30至11∶30,下午2∶30至5∶00,在管理处门口候车,免费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伤残人士登顶。莲花山公园管理处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轮流义务服务。
市政协委员谢频回忆起数年前的这个提案,印象还是非常深刻:“我数年来在基层,与残疾人接触比较多,我能理解他们的心声。残疾人需要的不关是物质层面的帮助,精神层面的关怀才更重要。为了提案效果,我还特地陪一群残友去游玩,到山顶时候不少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几年,深圳的无障碍环境已经进步多了,但由于立法等方面的滞后,按国家规定实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执行力度还显不够?!?/p>
无障碍通行关乎所有人
深圳市郑卫宁慈善基金会秘书长曾伟
无障碍的理念,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从人的需要出发,建造无障碍的环境,是给每一个人的关怀。无障碍不只是残疾人的事,是每一个人的事,无障碍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人人都会有生老病死,在某个阶段中,人人都有无障碍的需求。比如坡道,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拉着有笔记本电脑的拖包,所经的小区楼道,也需要无障碍的坡道。
残友模式中突出的一点,就是无障碍生活保障,这在无障碍通行的要求上更进了一层。残友集团为不同残疾需求的人,全部提供无障碍的生活环境及相应需求,使得在无障碍环境不具备的中国(包括最好的城市都没有完整的无障碍)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使得无论多么严重的残疾人都可以首先有了一个基本的平台——没有障碍的平等参与工作的环境。
部门建议
建议市政府召开
联席会议促各单位履行职责
深圳市残联副理事长 黄苏宁
由于《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刚刚颁布实施一年多,加上相关渠道对《条例》及《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宣传力度仍然不够,多数市民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意识仍比较薄弱。我市部分道路的公交、地铁站点,配套的无障碍设施仍然存在不少缺陷:绝大部分人行天桥、过街地道没有轮椅坡道和盲道,有的甚至设置了非常陡斜的阶梯,轮椅人士和肢体残疾人根本无法通行;不少道路在盲道铺设时没有避开水管、路灯杆、污水井盖及通讯电缆井盖等障碍物,盲道被报刊亭或简易售货摊占用现象严重,多数红绿灯路口没有安装蜂鸣器等过街警示装置,对盲人的过街和通行造成极大不便。不少公共场所的无障碍电梯少开甚至不开的现象比较普遍。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除莲花山顶、市图书馆等处的符合要求外,其他多数公共场所的无障碍卫生间均不符合要求,有的没有安装扶手,有的门口太窄轮椅无法进入,有的干脆当仓库用。
目前,我市除部分政府机关办公场所和个别商场、医院、酒店按《条例》规定设置有残疾人专用停车位外,多数上述场所都未按要求设置。同时,停车场内的残疾人专用停车位被占用的现象也比较普遍。皇岗口岸和深圳市中医院,均未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位。
建议由市政府牵头,定期召开无障碍环境建设联席会议,促使各相关单位认真履行《条例》所规定的职责。针对一部分旧的市政道路和旧建筑物无障碍设施缺乏或不规范的状况,将无障碍建设纳入旧道路和建筑物的改造计划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旧建筑物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改造正是目前急需的。同时,最重要的是要邀请残疾人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例如在新修订的《深圳市政府投资交通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中增加有关“工程交(竣)工验收时听取残疾人代表的试用意见”的条款。对于违反《条例》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交通运输委、城管、交警等部门要加大宣传、管理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占用无障碍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
专家解读
以人为本是基本理念
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王为理
无障碍环境程度是衡量一座城市社会建设的硬指标之一。残疾人、老年人、病弱人士的实际需求,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国际化、现代城市所必须考虑的。深圳作为一座年轻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更要把无障碍环境营造作为一项硬任务来看。另外,这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体现。社会经济实力强大了,更要注重人性关怀。“为人为本”的出发点,反应了人性光辉,也是城市人文细节的组成部分。
在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和改良方面,首先政府要重视并加大投入,从而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普通市民来参与这项事务。再者,执行人员要有好的规划意识,不能“为建而建”,要听取相关人士的真实意见和体验结果,把公共场所和空间的无障碍通行做好。在维护方面,需要全社会一起行动起来,企业和个人在平常不能贪图一时方便而制造人为障碍。媒体也要做好宣传,提升市民文明修养和人文关怀的意识,把无障碍环境的重要性和实际运用广而告之,正确引导全社会合理使用资源。
编辑:郑创彬
相关新闻
- 30位获奖者事迹简介(19 11:39:47)
- “感动你的白衣天使”名单出炉(19 11:35:00)
- 2012“职场超越” 高峰论坛(11 13:39:25)
- 有幸福感的员工更富创造力(11 10:59:44)
- 园丁工作坊带来“心”关爱(11 10:5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