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福建两省对口帮扶广西
2010-03-30 10:44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取水点蓄水缸内存水所剩无几。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王洪涛 摄
弥勒县遭受旱灾无情煎熬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弥勒县,正在遭受着旱灾的无情煎熬。在杨林森看来,其实何止是播进田里的麦种不发芽,就连密纳村1356户人家的5170人口也正经受着饮水缺乏的严峻考验。
这里的饮用水缺乏,始于去年9月。而早在当年3、4月份,自来水管就铺进了密纳村,因供水量不足,缺水的问题就出现了;密纳村当年11月再次铺设自来水管,但管道铺了两次,仍无法保证密纳村民的日常用水问题。
特别是密纳村下面的两个村民小组汪塘和红土地,饮用水的缺乏到了非常突出的地步。原来汪塘村有一口上百年的老井,常年井里的水深都在3至4米,足以解决全村人的吃水问题。但当村里其他的小井因长期干旱而逐一干枯后,老井中的水位已急剧下降,目前水深已到了仅能用瓢舀的分上。汪塘1000多村民吃水就成了难题。
守着大水库就是没水吃
如今,汪塘和红土地两个小村的村民,吃水全靠到政府开设在汪塘小学中的统一供水点上定时去挑。其实,较之文笔村民的饮水问题,密纳村民还算幸运的呢。
因为守着一个近在咫尺的大水库,库区上、中、下三个村寨就是没水吃。在文笔村委会副主任张家勇的记忆中,杨梅冲水库建于1958年,已有50多年了,从来还没有见到过如此低的水位,水库的水源点疯龙潭目前已经枯竭,水库里的水面距出水口甚至不足2米的距离。据现场的水利专家测算,这座设计库容189万立方的水库,实际蓄水有3000立方,已接近彻底干涸。
这是记者在距弥勒县城30多公里的虹溪镇部分村落看到的景象。虹溪镇副镇长韩亮告诉记者,虹云路穿过的这片坝子,集中了密纳、文笔、白云3个村委共计2万多亩的土地。原来这里都种小麦,但由于从去年8月以来,这里一直没有有效的降水,致使旱情蔓延,农户播种到地里的麦种无法发芽,已给农户们造成巨大损失。他算了一笔账,每亩地下种10—12公斤小麦,麦种的价格通常是8元钱一公斤,2万亩干旱的土地已吞掉了农户160万元以上资金投入。为此,镇政府组织农户将土地翻耕,并动员农户们着手做出了两套方案的准备,一套是雨水充沛即移栽烤烟,另一套是如旱情依然则种植包谷等抗旱作物。
弥勒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旱情的日渐深入,已严重制约了弥勒发展的生机。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市慈善会倡议向旱灾地区捐款(26 10:57:38)
- 特区报启动千里送水行动(26 10:54:53)
- 1.7吨爱心水先期运抵昆明(26 10:51:59)
- 爱心献旱区 网友在行动(26 10:48:43)
- 讲座"与压力同行"3月27日开讲(24 17: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