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品牌活动
- · 深圳市学生爱心捐助活动
- · 青年公益实习实践计划
- · 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计划
- · “寻找爱的足迹,讲述爱的故事”—大型征文.绘画及诗文朗诵.演讲大赛
- · 环卫工人关爱工程
- · 深圳“社区邻里节”
- · 园丁关爱工程
- · 佳兆业白衣天使关爱工程
- · 交警关爱工程
- · 咱爸咱妈逛深圳
- · “共享阳光.爱心大穿越”
- · “为特困家庭送年夜饭”活动
- · “爱心无限,电波传递”—明星物品慈善拍卖救助活动
- · 关爱大篷车
- · 深圳关爱热线
- · 幸福人生大讲堂
- · 关爱地贫儿童“燃料行动”
- · 深圳“募师支教”行动
- · 深圳市创意公益文化发展中心
- · 中国公益慈善项目交流展示会
- · 深圳关爱俱乐部
- · 深圳关爱指数
- · 明善公益网
- · “感动深圳”—深圳关爱行动推选表彰晚会
- · 爱心小书桌
- · “妈妈食堂”爱心助学活动
广东福建两省对口帮扶广西
2010-03-30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 ?国家防总启动10省市对口帮扶滇黔桂抗旱
?
?。吃拢玻谷眨本┓崽ㄊΨ陡绞粜⊙Ь傩小靶南岛登?,春雨献爱心”募捐活动,同学们纷纷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压岁钱,为西南旱区购买净水器?! ⌒禄绶ⅲㄕ禄?摄)
综合新华社3月29日电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为支持西南受旱地区抗旱救灾,全国水利系统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务之急,举全部之力、全系统之力和全行业之力,积极组织抗旱专家、机具设备前往灾区找水、打井,并落实10个省(市)水利部门对口帮扶云南、贵州、广西等重旱区,确保灾区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坚决打赢抗旱减灾这场硬仗。
沪苏浙鲁帮滇 京津皖鄂扶黔
根据国家防总、水利部的部署,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省(市)对口帮扶云南?。槐本?、天津、安徽、湖北四?。ㄊ校┒钥诎锓龉笾菔?;广东、福建两省对口帮扶广西。目前10?。ㄊ校┮崖涫刀钥诎锓龅募际醵游椋粗А⑺退担保傲?、水泵655套、发电机79套以及设备购置资金数百万元。其他援助设备正在紧锣密鼓筹集中。
桂300多万人饮水困难
记者29日从自治区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广西的严重旱情仍在持续蔓延,农作物受旱面积和饮水困难的群体仍在增加。
截至3月28日统计,广西农作物受旱面积1467.38万亩,有300.97万人、138.28万头大牲畜因旱出现临时饮水困难,有41.59万人需要送水。
?。吃拢玻谷眨阄骼幢鱿乐Ф拥墓俦陡昂映厥刑於胂?,为地处边远山区的学校送去饮用水。截至3月25日,广西河池市天峨县因长期干旱导致4.51万人饮水困难,约4000名中小学校寄宿生用水困难。图为在天峨县三堡乡纳沙小学,学生们在等候取水。新华社记者 黄孝邦 摄
严重旱情向桂中蔓延
同时,广西旱情持续发展,除河池、百色、崇左继续维持严重干旱外,桂中地区柳州、来宾的旱情也在迅速加剧。
旱情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柳州市鹿寨县全县春种几乎无法进行,其中已育好秧的辣椒等1万多亩作物无法种植,11万多亩桑苗、3万亩蔬菜、0.98万亩玉米、1.42万亩甘蔗等作物因旱情影响无法施肥,长势不佳。
部分地区松毛虫暴发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所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联手测预森林有害生物时发现,高温干旱导致松毛虫在广西部分市县林区呈暴发态势,局部地区灾害严重。
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的专家介绍,目前广西中部、南部地区的松毛虫已经成熟,除了严重受害林区部分幼虫因为食物缺乏饥饿死亡或提前结茧外,这些成年的松毛虫已进入取食危害高峰期,如果不采取措施将造成严重危害。
记者从广西林业部门获悉,为了应对虫害,广西已经生产了15万公斤专门对付松毛虫的白僵菌。这些生物农药可防治害虫60万亩左右。
?
海拔2200多米的云南弥勒县西一镇树龙村委会阿细族村民将送水车消防管内的余水也要一滴滴地装起来。
取回来的水放一天煮开才敢喝
弥勒县阿细村民悉心看护救命水
深圳特区报云南弥勒3月29日电 (特派记者冯庆)西一镇位于红河州弥勒县海拔2200多米的高山上,聚居着2万多名彝族支系阿细人。著名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阿细跳月”便源自这里。由于山高水远,镇上的居民生活非常贫困,持续多日的特大旱情更如雪上加霜,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护水保卫队,保护大家的救命水。
下午5点半,西一镇党委副书记李雁斌带着记者一行翻山越岭,终于来到树龙村委会的一个取水点。这些来自附近山洞里的积水是该村委会2000多人目前的唯一水源。树龙新寨的阿细农民李绍华拉着牛车来接水,通过村民们修的水渠流出来的水比小拇指还细,来一趟接的450公斤水可以给他和两个儿子三家人外加两头牲口一起吃5天,洗澡则是“想都不敢想”。一桶水接满了,他连忙低下头将水管接入另一个水桶,很怕浪费了一滴水。
在这个取水点旁边,树龙新寨20多岁的小伙子小毕已经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住了一个星期。他的任务只有一个,看护这些救命水。由于一直不下雨,水渠里的水只剩浅浅的一层了。为防止有的人这个节骨眼上还来窃水养三七和浪费水,树龙村委会的5个村小组自发组织起保护队,每周一换轮流来守护水源。
在树龙新寨83岁的李忠华大爷家里,地上到处放着大大小小接水的盆子和水缸。昨天晚上下了雨,李大爷赶忙将一个大盆放到瓦片下,接了一盆“瓦沟水”。瓦沟水颜色污浊,人没法吃,却能拌糠喂牲口。村里和当地企业联系了一台消防车,从山洞那边每天拉水过来倒入村里的水池,同样有专人看守着,每一家每天只能限打25公斤水。李大爷说:“从水池打回来的水还要先放上一整天,煮开了人才敢喝?!?/p>
李雁斌告诉记者,虽然这两天出现部分降雨,对降低森林火险有利,但对缓解旱情的作用并不明显。在西一镇的许多地方,村民们要通过“肩挑马驮”,走几十公里的山路去挑水。因为路不好走,许多车给钱都不愿意去。除了村民们自发节水,镇政府还给村民们每家按人数发了水票,将买来的水送到各家各户。大旱以来,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为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镇政府将村里的老人和妇孺都登记在册,悉心照料。
云南弥勒县阿细族村民从深山里出来取水。
农业大县弥勒面临夏荒
预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4亿元
深圳特区报云南弥勒3月29日电 (特派记者王奋强)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部门户弥勒县采访期间,记者发现,这个县农业仍是其主要产业,旱情的持续侵扰,已严重影响弥勒的经济。该县民政部门预测,今年该县将无可避免地面临夏荒。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去年8月以来,受降水异常偏少、气温异常偏高、蒸发量异常偏大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弥勒正经历较为严峻的秋冬春连旱,甚至初夏连旱。据介绍,弥勒全县降雨极少,2009年平均降雨617.5毫米,比2008年同期减少271.9毫米,比2007年减少355毫米,为历史第三少年份。
干旱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截至目前,全县农作物受灾54.22万亩,其中轻旱11.74亩,重旱24.18万亩,干枯18.3万亩。预计造成农业经济损失2.4亿元。8万亩甘蔗全部受灾,预计减产16万吨。统计分析表明,全县2010年小春预计粮食产量损失22855吨,小春粮食减产已成定局。与此同时,全县水库、坝塘、水窖蓄水量严重不足,人畜饮水困难,据统计,目前全县119所学校28176名师生生活用水困难。
旱情持续发展,使政府救济的弱势群众范围不断扩大、人数逐渐增多。据该县民政局局长杨云介绍,仅春荒全县需救济7821户22200人,救济粮439吨,每公斤粮按3.3元计算,需口粮救济款145万元。而接踵而至的夏荒,人数将还会有所增加。
?。餐蚰缎÷笪薹ǔ檠?/strong>
弥勒库区三村寨守着水库没水吃
深圳特区报云南弥勒3月29日电 (特派记者王奋强)记者在弥勒县虹溪镇虹云路穿过的那片田野中走访时,密纳村委会党总支书记杨林森正蹲在即将翻耕的田里,从散布着几株瘦小枯干的麦苗的泥土中,随手就拾起了十几粒小麦的种子。他满面愁苦地告诉记者:“这些麦种播进田里,就是抽不出芽来。田里太干了?。冈惫锏挠胖事笾志驼庋蛄怂!?/p>
?
取水点蓄水缸内存水所剩无几。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王洪涛 摄
弥勒县遭受旱灾无情煎熬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北大门弥勒县,正在遭受着旱灾的无情煎熬。在杨林森看来,其实何止是播进田里的麦种不发芽,就连密纳村1356户人家的5170人口也正经受着饮水缺乏的严峻考验。
这里的饮用水缺乏,始于去年9月。而早在当年3、4月份,自来水管就铺进了密纳村,因供水量不足,缺水的问题就出现了;密纳村当年11月再次铺设自来水管,但管道铺了两次,仍无法保证密纳村民的日常用水问题。
特别是密纳村下面的两个村民小组汪塘和红土地,饮用水的缺乏到了非常突出的地步。原来汪塘村有一口上百年的老井,常年井里的水深都在3至4米,足以解决全村人的吃水问题。但当村里其他的小井因长期干旱而逐一干枯后,老井中的水位已急剧下降,目前水深已到了仅能用瓢舀的分上。汪塘1000多村民吃水就成了难题。
守着大水库就是没水吃
如今,汪塘和红土地两个小村的村民,吃水全靠到政府开设在汪塘小学中的统一供水点上定时去挑。其实,较之文笔村民的饮水问题,密纳村民还算幸运的呢。
因为守着一个近在咫尺的大水库,库区上、中、下三个村寨就是没水吃。在文笔村委会副主任张家勇的记忆中,杨梅冲水库建于1958年,已有50多年了,从来还没有见到过如此低的水位,水库的水源点疯龙潭目前已经枯竭,水库里的水面距出水口甚至不足2米的距离。据现场的水利专家测算,这座设计库容189万立方的水库,实际蓄水有3000立方,已接近彻底干涸。
这是记者在距弥勒县城30多公里的虹溪镇部分村落看到的景象。虹溪镇副镇长韩亮告诉记者,虹云路穿过的这片坝子,集中了密纳、文笔、白云3个村委共计2万多亩的土地。原来这里都种小麦,但由于从去年8月以来,这里一直没有有效的降水,致使旱情蔓延,农户播种到地里的麦种无法发芽,已给农户们造成巨大损失。他算了一笔账,每亩地下种10—12公斤小麦,麦种的价格通常是8元钱一公斤,2万亩干旱的土地已吞掉了农户160万元以上资金投入。为此,镇政府组织农户将土地翻耕,并动员农户们着手做出了两套方案的准备,一套是雨水充沛即移栽烤烟,另一套是如旱情依然则种植包谷等抗旱作物。
弥勒是远近闻名的农业大县,旱情的日渐深入,已严重制约了弥勒发展的生机。
?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深圳“募师支教”5名志愿者赴藏支教(08 17:06:54)
- 深圳关爱热线88885200全新上线(28 11:11:52)
- 致敬这座城的真情和大爱(28 11:11:07)
- 步步行善新年公益行动(30 15:20:32)
- 2015中国公益映像节颁奖典礼举行(28 17: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