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募师支教”第八批35名志愿者启程
2010-03-05 10:32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支教老师乘车出发。本报记者 廖万育 摄
支教志愿者故事
海归女硕士 山区传薪火
昨天上午,深圳报业集团会堂贵宾厅,在第八批深圳中航“募师支教”志愿者出发仪式上,身披绶带、手拿鲜花的35名支教志愿者整装待发,他们像明星一样被围住照相,接受市民群众、亲朋好友的赞誉与祝福。
能去井冈山支教很幸运
曾留学法国、现在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执教的女硕士谢韩亚妮是第八批募师支教老师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女孩儿,“终于可以去支教了”,她掩饰不住兴奋地告诉记者。当记者问及父母和朋友是否支持,谢韩亚妮指着坐在最后一排的一对中年夫妻说,父母非常支持啊,你看,他们还专门过来为我送行了。
谢韩亚妮告诉记者,她本科主修的是英语,辅修法语,本科毕业后就前往法国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读本科期间,她就在一些机构做过少儿英语的培训,非常了解孩子们学习英语的窍门,她想从基础的英语语音开始教,给孩子们打好语音基础。她这次将前往井冈山的一个村小教英语,这几天在家里也准备了很多音标和英语游戏的资料,到了井冈山,这些都将会派上大用场。
“我是江西人,多年以前去过井冈山”,谢韩亚妮告诉记者,这块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能够去井冈山支教,是非常幸运的。
四次去支教的陕北汉子
强清科老师是陕西宝鸡人,他和妻子都是当地老师。当年,甘肃陇南发生地震时,他从网上看到了深圳人要招募到灾区的支教老师,强烈的责任感让强老师经历了几天的辗转反侧后作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去支教”。于是,他坐了32个小时的火车从宝鸡来到深圳面试,扎实的英语教学经验让他成功入选,开始了连续四次支教的经历。
“山区孩子的淳朴,那种对知识的强烈渴求,让我有了一次支教经历后就放不下?!鼻坷鲜λ?,自己在陇南的一所中学带一个班级,从初一升到初二,两个学期的班主任生涯让他和孩子、家长、学校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谊。
这次,他出发的目的地是江西井冈山。
为支教辞去了工作
“其实,在春节之前,我已经在山东老家找到了工作,并且已经上班了,工作比较稳定,待遇也不错,正月初八的时候我接到深圳的电话,决定辞去工作,再次踏上爱心支教的征程”。
这是隋晓静第三次参加募师支教,2008年她刚从河南商丘师范学院毕业就前往地震灾区甘肃陇南文县支教,在这次为期一年的支教中,她和堡子坝中学的师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以后,她又前往江西支教半年。
从江西回到家乡后,隋晓静也和前一次一样,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天上班的途中,接到了深圳的电话,问她是否愿意再次去支教,她说她当时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当天就去公司办了辞职。
(李 红 万红金 管亚东)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劳务工心理健康亟需关怀 4起自杀事件接连发生(05 10:40:53)
- 深圳"募师支教"第八批35名志愿者启程(05 10:32:21)
- 深圳义工启动"服务大运"活动 向全国招募志愿者(05 10:23:22)
- 非深户籍义工超过义工总数一半(05 10:20:30)
- 18万“红马甲”,深圳的自豪(05 1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