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利亨:出色的“市民学?!毙3?/h1>
2009-10-22 14:52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我的血液里流淌着教育的细胞,我的脑海里满是孩子的笑脸,趁着身体状况还允许,我要为教育多做些事情。”凡是跟蔡利亨相熟的人,都很熟悉老校长的这句话。
7年前,从松岗沙溪小学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蔡利亨并没有“归隐”家中,而是想利用充裕的退休时光为社会、为社区的孩子们多做些事情。于是,他成为松岗街道教育战线关工委的委员之一,开启了人生的另一番青春事业。
搭建青少年校外教育“平台”
随着深圳全面城市化的步伐,原来的村改为社区,村民也成为了城市居民。身份虽然变了,但素质却并不能一蹴而就。
为了让居民适应城市化的发展,2005年11月,松岗街道第一家社区市民学校在沙埔社区成立,拥有丰富教育经验和满腔热情的蔡利亨被聘任为校长。这一公益性职务,虽然加重了他肩上的责任,但却让他兴奋不已:市民学校,不正是对青少年加强校外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么!于是,他利用这一载体,组织社区120多名中小学生到龙华烈士纪念碑扫墓,缅怀先烈伟绩,学习先烈精神;组织辖区青少年,到位于民治街道白石龙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参观学习,聆听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为了让社区中小学生的暑假过得快乐而充实,他和老伙伴们一起着手制定《沙埔社区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方案》,组织他们进行书画、乒乓球、电脑动画设计兴趣训练,到番禺青少年大风车训练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社区开展以“关爱他人、服务社区”为主题的公益服务活动。
社区市民学校针对社区青少年组织开展的系列活动,起初并不为众家长所认同,不少人心存疑虑:“在学校,孩子们有老师管着,有纪律和制度约束着,我们都能放心。社区市民学校就那么几个人,能让人放心吗?”第一次活动结束,当家长们看到在街道和社区的帮助下,孩子们的出行工具是崭新的大巴,中午由配餐公司提供营养卫生的午餐,孩子们回来后积极撰写心得体会,顾虑渐渐打消,同时也对以蔡利亨为校长的社区市民学校感恩不已:“有老校长他们的细心安排和照顾,把孩子送到市民学校我们一百个放心!”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六十六、邱能积:辅导孩子 风雨无阻(21 15:06:09)
- 六十五、刘伯桂: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20 15:06:40)
- 六十四、刘琨:善于创新以点带面(16 14:24:55)
- 六十三、张福海:以案说法 学生爱听(15 15:34:43)
- 六十二、曾晃权:情系后代 甘为人梯(14 17: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