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倾心倾情落实四项福利政策
2009-09-25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福田区委书记李平慰问辖区困难户。通讯员 林家驹 摄
福田区区长张青山向辖区老革命赠送慰问品。 通讯员 林家驹摄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福田区委区政府坚持保民生的根本执政理念,积极落实困难救助、优抚安置、养老服务、慈善关爱等四项福利政策。国庆前夕,区委书记李平、区长张青山率队慰问了辖区优抚对象及低?;В厍械匮仕堑纳钋榭觥K潜硎?,群众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保民生就是保稳定,就是保增长,必须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提高民生服务水平,使社会福利制度均衡化、普惠化,让辖区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能实现中心区长期和谐稳定。
抓政策落实为保增长“托好底”
李轩辉是下沙本地人,也是家里的独苗,现在正在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演练。昨日一早,福田区委书记李平便来到李轩辉家,为他的家人带去节日的问候。随后李平一行又看望了低保户李会美,送去慰问品。李会美早年丧偶,自己又有严重的哮喘病,加上两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压力非常大。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两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才有着落,不然我一个人肯定无力支撑。现在大女儿已经读大三了,每年假期都去福利院做义工回报社会,小女儿也已经读高一?!崩罨崦揽牡馗嫠咔斓肌?/font>
与此同时,区长张青山也率队走进社区慰问优抚对象和低保困难户。在曾参加过广东抗日游击队的卢顺章老人家,张青山代表区委区政府感谢老人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并关切地询问老人的生活情况。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这样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福田区共救济低保户2291户次、5371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171.77万元;专项救助122宗,救助金额36.4万元。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背后,包含着许多温情的故事,许多困难家庭因此改变命运。
“针对低保困难人群,有政策就要用足!”这是记者在福田区采访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该区把全面落实困难救助政策保障民生放在首位,为保增长“托好底”。为此,区里专门组织各街道、社区有关工作人员开展低保业务专题培训,巩固业务知识。
可以说,民政各项政策是否充分落实,反映了政府服务民生的水平高低。据了解,今年福田区112名退役士兵(士官),都拿到了区政府发放的补偿金和生活补助,全部自谋职业。此外,福田区还为各类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237.3万元。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政府民生服务的一大重点。福田区为辖区7737名老人办理了敬老优待证,让他们出行更加便利,发放的515.97万元居家养老服务补助,使6831名老人享受到了实惠。其中,在莲花街道试点发放的价值73万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更把政府贴心的服务送到老人手中。
不仅如此,这些关爱还延伸到辖区低保边缘户和外来劳务工身上,实现民生福利的均衡化供给。今年上半年,福田区慈善超市和8个街道爱心超市共为2572户次困难家庭提供价值38.12万元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协助55位外来务工人员申请劳务工关爱基金69.7万元。
以优质服务为保增长“创条件”
“低保困难人群往往因为年龄大、学历低,本来就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金融?;挠跋焓顾钦夜ぷ鞲悄焉霞幽?。然而,越是经济困难,越要关注民生,越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这是区委区政府一贯坚持的理念。”福田区副区长黄漫娥表示。
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给困难群众。今年2月,福田区举办了低保失业人员就业专场招聘会,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和失业问题。招聘会上,67家单位共提供岗位432个,440名低保失业人员参加应聘,达成就业意向491份。
低保户吴泽秋的妻子就是在这次招聘会上找到了一份交通协管员的工作。“感谢政府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机会,现在妻子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孩子也因为有了政府的助学金顺利上了大学,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过越红火!”吴泽秋言由心声。
为了增强信心,齐抓共保,福田区扩大民生服务覆盖人群,为保增长“创条件”。四川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该区开展主题活动慰问川籍劳务工,发放电话充值卡3.8万元。同时,举办学业资助活动,资助在深务工2年以上的困难外来劳务工子女14名,发放助学金2万元。
保民生首先要察民情、听民声、知民需。今年,福田区将规模发展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着力完善“社区生活服务圈”纳入区政府“服务年”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品牌来推进,力求将政府、社会服务民生的资源和功能高效放大。
社区服务信息平台的“落地”,把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扩大到辖区每个居民。在福田,居民只要拨打96980或点击社区服务网站,6大类58种服务项目可在15分钟内送上门。心理慰藉、心理健康、家庭歧视等方面的专业援助,则由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方式实现。今年上半年,该平台话务量达14633次,提供“落地”服务1835单,目前平台网站点击量超过190万次。
此外,今年3月,福田区创新婚姻登记服务方式,推出婚姻登记周六全天“便民服务日”,满足平时工作日不便请假的居民需求,目前已办理业务近1000宗。
抓和谐稳定为保增长“造环境”
保民生,不在一朝一夕,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福田区通过不断聚集各类主辅救助资源,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形成了三级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协调一体化、组织网格化”,着力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确保困难群众困有助、忧有解、需有办、急有应、难有帮。
目前,福田区整合民政、教育、卫生、劳动、社保等近20个职能部门的救助资源,同时纳入辖区国有企业如电信、水务、燃气等救助资源,简化临时困难救济程序,形成统一的困难救助平台。
完善的社会救助平台,为辖区和谐稳定打下扎实基础,而5大类24条50项刚性举措则进一步加强了规范社区建设和宜居社区环境改善。现在,福田区从“准入工作事项,准入审批程序,各项工作考评、各类组织牌匾、准入监督检查”五个方面做出规范,着力解决社区工作检查多、评比多、考核多、任务多等实际问题。
为了在社区营造和谐的氛围,福田区着力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已顺利通过省检查组验收,进一步明确社区工作站和居委会的工作职责,促进和谐互动。积极探索居委会与业委会高度融合机制,推行民情恳谈、民事协调、民意听证和民主评议“四会”制度,为“三?!背┩褚猓銮可缜灾文芰?,促进基层民主有序发展。
“我们正努力尝试建立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形成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社区居民联络机制,义务与专业相结合的服务机制,从而有效衔接各个环节,发挥资源最大效力?!备L锴泄夭棵鸥涸鹑吮硎?,这有利于在组织领导、环节链条、激励机制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形成制度性保障,促进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相关新闻
福田区积极贯彻《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
探索社会综合服务基层管理新机制
《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为特区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对中心城区福田而言,更意味着特别的机遇和责任。记者从福田区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区提出在创新社区管理服务机制、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二至三个方面为全市深化社会领域综合改革、推进科学发展树立典型。
据悉,福田区将在华强北、福保两个新成立的街道,探索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新机制,整合公共服务资源,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以《加强社区建设工作的若干措施》为纲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机制,变社区工作站机关型办公为社区型服务,实行弹性工作法,尝试把服务时段调整至下午、晚上和双休日,更好地服务居民。
此外,福田区启动社会公益服务、救助等信息服务基础建设工程,建立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数据库,实现各类民政业务网络对接、高效传输,特别是低保对象、优抚对象等信息的数据共享、平台共用。这就包括社区服务信息平台96980的精细化、规范化和规?;ㄉ?,力争将其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市社会公益服务信息资源。
另外,福田区还将拓展困难救助平台救助范围,完善配套救助措施,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有效整合、利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探索建立广覆盖、宽领域、多人群的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记者 邱晶晶 通讯员黄泗荣)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爱心项目(20 09:54:36)
- 创新支教模式为海内外爱心人士搭建平台(30 14:10:24)
- 九年关爱行动打下慈展会牢固基石(13 15:58:06)
- 搭建永不落幕的“慈展会”(13 11:26:03)
- 踏着爱心节拍 健行深圳湾畔(10 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