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诚、张冠英:俯首甘为孩子王
钟诚老人今年75岁。15年前,有着40年教学经验的他从横岗教委主任的岗位上退休,就投身横岗街道“关心下一代”工作。后来,横岗一家大型民营学校准备开办,校方知道他是教育行家,希望用高薪聘请他当校长,但钟诚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留在关工委。时光飞逝,这一留就是十多年。
76岁的张冠英老人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每天穿着挺拔的衬衣来到横岗关工委办公室。十多年前从讲台上退下来,人老心未老的他本来想跟一把市场大潮,发挥自己的才华下海经商,却在关键时刻被领导劝留下来,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在横岗街道关工委上,他这个“孩子王”一当就是十多年。
作为横岗街道关工委的两位副主任,钟诚、张冠英两位老人老有所为,经过十多年努力,把横岗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搞得有声有色。
创办四点半学校呵护外来工孩子
“教了一辈子的书,退休下来,身体还好,闲不住哪?!比缃?,在怡锦社区的“四点半学?!崩锩妫轿焕先说纳碛笆背3鱿?。横岗是一个民办学校多、外来工子女多的地区,不少学生下午放学以后,父母还在外面打工,学生容易在外面乱跑。怎么办?“四点半”学校应运而生了,两位资深的老教育工作者领头站了出来,不求回报,义务服务。
“要上课,我就认认真真备课。我能写能画也还能教,只要孩子们愿意学,我就教?!闭殴谟⑺?,站在四点半学校的讲台上,他感觉自己就像孩子王一样。横岗的一草一木,他都那样的熟悉;当地的抗日烈士故事,也早已经烂熟于心,向孩子们讲起故事来,仿佛年轻了十多岁。今年4月,张冠英老人得知横岗中心小学的书法老师临时离岗,学校里面爱好书法的学生无人教导,他主动找到学校的校长,带领“五老”书法爱好者轮番上阵,当起了书法老师。
10多年来,虽然不再执教鞭,两位老人的身影却从未在学校消失过。他们组织“五老”进入学校担当课外辅导员,自己带头给学生上爱国主义教育课,编起了爱国主义小册子,仅从2006年开始讲述“荣辱观”以来,就给2万多人次上过课。
帮失足青年回归正途
钟诚老人告诉记者,在2000年前后,横岗本地曾有不少青年,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不少人还染上了打架、斗殴甚至吸毒的恶习。
“我们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想想我们在社区里面怎么也算长辈吧,就想做点什么?!敝映侠先怂?,他们一方面是退休党员、退休老教师,当了十多年老师,最最见不得就是年轻人走上歧途;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土生土长的横岗人,不少年轻人都是子侄辈,更看不得这些年轻人走上绝路。于是,他和张冠英两位老人发动横岗街道的“五老”,走村穿巷,到每家每户了解情况,和每家的家长聊天摸底,掌握了最鲜活、最真实的情况。
张冠英告诉记者,当时,在社区各部门的配合下,他们把街道内能发动的老人家们都发动了起来,对失足的青少年实行“一帮一”、“二帮一”乃至“多帮一”的教育。起初,不少青少年都表现得很叛逆,故意避开前来谈话的老人家,还特别嫌老人家烦。这时候,张冠英就把“五老”们都聚集起来,给他们开会培训,一方面安慰年纪大的老人,另一方面则告诉他们,年轻人是我们的明天,年轻人不走上好路,我们当老人家的又怎么能安心?从而激励老人们耐心开展帮教工作,逐渐把问题青年拉入正途。
这些年,横岗没再新增吸毒青少年,游手好闲的“四不”青年也难得一见了。往日的吸毒青年,如大康社区的廖仕安,如今已经发奋立业,被选为副村长;曾经的“四不”青年李青田,也自己开起了工厂。他们每次见到钟诚、张冠英二老,都毕恭毕敬地向他们致意。
让关工网络覆盖横岗
“我们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喜好打门球的张冠英老人在“五老”当中是个“开心果”的角色,他不仅带起了老干部的门球队,还组织了老干部文艺队,将“五老”拧成一股绳。目前,横岗街道有关工小组40个,“五老”关工队共500多人,“五老”队伍不仅人员齐全,覆盖了整个横岗街道,而且还各有分工。
说起当初差点就下海经商或成为民办学校校长的事情,钟诚、张冠英两位老人都表示,还是选择关心下一代工作更有价值。两人在“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岗位上一做就是十多年,可以说是再创了一番事业,不仅自己满意,同时也因为真切地帮助了下一代,令自己十分欣慰。今年,在钟诚的组织下,横岗又发动了本地青少年与贵州罗甸贫困山区小朋友“手牵手”结对帮扶活动,将“五老”的关爱带出深圳,洒往更广阔的天地。
(更多“五老故事”见深圳新闻网之关工网“深圳关心下一代工作聚焦”。)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茫茫人海中寻找生命的火种(11 14:39:09)
- 丈夫瘫痪在床8年希望添一个4升电饭锅(11 14:38:19)
- 4岁女儿颅骨畸形想要台电视看天气预报(11 14:37:40)
- 小陈康囊肿切除想用童车载孩子出去玩(11 14:36:41)
- 覃柳菊身患白血病乐观求生(11 14:3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