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服务文化设施网络义工逾千
2009-07-30 08:17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本网讯) 深圳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市、区、街道、社区四级文化设施网络,多年来各文化场馆不断创新服务,在全国率先推出免费开放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艺术培训等系列公益文化服务,不仅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欢迎,在国内也引起较大反响。这是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文化场馆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的。
目前,全市已经拥有公共图书馆618座,总藏书量达1377万册;群众艺术馆和文化馆(站)62个,馆站总面积25余万平方米;博物馆(含纪念馆)22个,积累文物藏品4万余件;美术馆6个,演出经营场所25家,各类文化广?。常福备?。
从2007年开始,深圳市属公益文化场所全部免费开放,实现“零门槛”服务,随后又推出免费观摩展览和演出、免费艺术培训、免费文物鉴定等系列免费公益文化服务,满足了市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同时,市文化局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人士积极参与我市公益文化建设,建设起一支自愿参加、服务社会公众、弘扬人文精神的高素质文化义工队伍。如今深圳参加文化义工服务的人数累计已超过1600人,文化义工同时亦可分类享受文化消费优惠待遇。
各级文化场馆还纷纷推出“美丽星期天”、“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画梦”、“周末剧场”、“四点半课堂”、“劳务工图书馆”、“音乐下午茶”等公益服务创新项目,充分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作用。
各区的基层文化场馆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福田区基本建成“一公里文化圈”,区文化馆实施的“阳光工程”为辖区外来工子女提供了免费艺术培训服务;罗湖区在全区社区图书馆推出“四点半课堂”服务,为社区居民和外来建设者解决子女放学后的监管问题;南山区基本形成由20个舞台组成的大舞台网络;宝安区大力推进流动图书馆和劳务工图书馆建设,还创设了宝安区劳务工博物馆。
市文化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将积极探索建立与港澳地区、珠三角乃至北京、上海等城市演出场馆的演艺联盟,对某一城市邀请的高水平演出团体或优秀剧目,可同时引进到我市的演出场馆进行演出,这样既可以引进高质量的团体和剧目,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演出成本,降低演出票价,活跃演出市场,普惠广大市民群众。(记者 马璇)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
相关新闻
- 市福利中心女孩获全国作文大赛铜奖(29 08:30:34)
- 职业技能培训助福田户籍青年就业创业(28 14:55:03)
- 老年人所需的心理关怀以聊天为首(28 15:04:46)
- 天津专家来深会诊“脆骨病”儿童(29 09:21:44)
- 调查显示男性成深圳青年失业主体(29 09: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