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政部与市政府签署协议助慈善事业发展
2009-07-29 09:03 来源: 深圳商报 【字号:大 中 小】
“慈善事业的发展首推就是慈善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具体而言,就是普及慈善教育打造阳光慈善氛围,让慈善教育不仅仅是在中小学生当中树立起“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理念,在学校全面推行“慈善教育计划”,还要辐射到全民慈善教育,包括捐赠人、受赠人等,通过推动全民慈善文化建设,推动慈善活动的常态化。对于企业界来说,要引导企业家阳光慈善,把捐赠行为进行公开化、典范化,使其具有示范效应,发挥积极的社会效应。对于受助者而言,捐赠信息公开化,形成感恩回报的认知氛围。另一方面,市慈善会将以“关爱行动”为载体,形成跨部门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合力。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形成政府与媒体共同带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慈善工作局面。
提升能力建设树社会公信
要大力发展“草根”慈善组织,营造一个有利于民间慈善力量生根和成长的氛围,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一批“草根”慈善领袖。除了要在登记方式准予注册以外,还要通过实行“慈善倍增计划”,设立专项基金,对“草根”组织的慈善项目,如艾滋病患儿、自闭症患儿等实行定向资助。让一个个零星的感动转化成慈善一股力量成就一项新的慈善事业,实现一个慈善组织的运作。通过扶持各类慈善救助项目,推动慈善救助项目化,以丰富多彩的慈善项目吸引社会各阶层人士参与慈善事业。
另一方面,要建立慈善事业的政府促进机制,只要慈善愿意进入的合法领域,政府和市场都将让出空间,给善心一块释放的天地,在做善事、做好事方面,政府尽可能将社会和公民推向前台,不图政府所办、所有,只求社会所为、所有。目前,深圳市慈善会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探索尝试,此次获颁中华慈善贡献奖的“扶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基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通过在慈善领域的创新探索,让更多的资源和能量汇集,发挥慈善的巨大能量。
要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这也是此次中华慈善总会十五周年纪念活动中也提到的慈善业界发展的硬道理。深圳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慈善组织通过完善慈善组织的法人治理制度,包括不断加强自身制度建设,建立严格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外部监督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加强慈善队伍建设,促进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大力推动慈善从业人员的培训等,推进慈善组织规范化建设。(郑 英)
编辑: 关爱网实习生
相关新闻
- 16年锲而不舍5姐妹来深寻母(28 09:08:44)
- 好心人情系苦难母女(27 14:54:14)
- 建军节军人免费游欢乐谷(28 08:37:37)
- 市75万志愿者献爱心收获快乐(28 08:22:31)
- 光明日报重点报道本网心理关爱讲座专家(24 17: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