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法官用爱心改写失足少年人生路

2009-06-0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宝安区人民法院建设“爱心法院”系列报道之二

少年庭审判现场。

  做好少年审判工作,对涉案未成年人进行有效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实现特殊预防目的,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宝安区人民法院自2007年3月设立全市首家少年综合审判庭以来,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指导思想,对内注重夯实制度基础,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少年审判工作效果;对外不断拓展职能,整合社会力量,构建起关爱青少年的系统工程。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少年审判工作的马东一行莅临该院考察时,对该院少年审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报记者 申玉彪 通讯员 刘光洪 文/图

  落实“六字”方针 制度建设先行

  “教育、感化、挽救”,是少年刑事审判的“六字”方针,怎样才能将这一方针落到实处呢?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操作性较强的规章制度。宝安法院将以往少年审判工作实践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系统化、规范化,初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少年审判工作制度。

  一是结合审判实际,制定了《宝安区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理试行制度》,规定了少年刑事案件审理的庭审模式、证据调查方法、定罪量刑原则等具体操作方法,用以指导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工作。

  二是完善法定代理人、监护人及其他近亲属到庭制度。法院审理的未成年被告人刑事案件有95%以上是外来青少年,为促进帮教工作开展,切实维护少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少年庭穷尽一切手段提高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的出庭率,以达到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共同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的目的,法定代理人出庭率由3年前的不到20%大幅提高到目前的45%。

  三是建立未成年被告人社会综合调查制度。制作《未成年被告人综合情况社会调查报告》自行或委托法律援助中心等单位对少年被告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其家庭、社会背景及犯罪的主、客观因素,为在庭审中对少年被告人进行教育寻找突破点,为准确定罪量刑及提高异地青少年缓刑率提供较为可靠的判决依据。

  四是建立缓刑少年跟踪帮教档案制度。为了巩固教育成果,让少年犯形成稳定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再跌倒,少年庭对每个帮教对象都建立了“帮教档案”,记载其犯罪历史记录和缓刑期间学习改造表现资料,在帮教人的配合下跟进了解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与监护人和各职能部门联动,为犯罪少年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教育环境。

  设立圆桌法庭 彰显人文关怀

  宝安法院结合辖区实际,如外来人口多、环境复杂,以及外来未成年犯多、异地监管帮教困难等情况,深入调研,借鉴其他法院的先进经验,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审判和帮教工作机制。

  设立圆桌法庭审判,彰显人文关怀。根据少年被告人的智力发育程度和心理特点,宝安法院专门设计了椭圆形审判台,通过实现法官与少年被告人的平等对话、谈心,减轻了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和抵触心理,让其在相对宽松平等的法庭环境下,更好地认罪悔过。同时在审判台设立“帮教席”,把被告人的老师、亲友以及义工等社会热心人士请入法庭,与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共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

  首创少年犯司法审判阶段的心理辅导帮教机制,帮助少年犯重获新生。心理障碍是引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2008年5月,该院主动与团区委、区教育局联系,在审判庭设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聘请专业心理辅导师,在审判帮教环节对少年被告人进行心理疏导,指导他们用正确、健康的心态面对审判,改过自新,重返社会。

  开展常年赠送信卡活动,提高司法审判的亲和力。为较好解决未成年被告人因无法与家人联系、得不到家人的关心而自暴自弃的问题,该院开展了向经济困难的未成年被告人常年赠送附有邮资的信卡活动。信卡向家属告知了法院及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在内附页中写明我国对少年犯权益?;さ哪谌?,请家属注意防止不法欺诈,克服困难前来出庭,和孩子一起面对人生挫折。目前已发出信卡800余封。

  用足情理法 寻找感化点

  为详细了解被告人的犯罪动机与原因,少年庭的法官在审理每一个案件前,都要认真审阅少年犯庭前社会综合情况调查报告,详细了解被告人的家庭、社会背景,了解被告人的成长经历、文化素质、平时表现等,通过分析被告人犯罪的深层原因,努力寻找感化点,为庭审中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感化工作做足准备。

  通过贯彻少年审判工作的教育、挽救、?;ぷ谥?,少年庭根据不同类型案件的特点,确立了相应的审判方法,妥善处理涉少年的民事、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着重调解结案,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在审理涉少年民事案件时,把化解矛盾、保护未成年人作为处理案件的出发点,用足情、理、法,积极、耐心地说服、感化涉案的原、被告双方。去年审结的15宗涉少年民事案件,全部以调解的方式结案,且双方均自动履行协议。审理刑事案件则贯彻宽严相济方针,惩罚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对主观恶性大、情节恶劣的少年犯依法惩处,以起到威慑少年犯罪的作用;另一方面依法比照成年人犯罪从宽量刑,加大缓刑适用力度,以保障少年犯继续学业和生活,防止其在犯罪群体中的交叉感染。该院自设立少年综合审判庭以来,共对160名未成年被告人宣告缓刑,缓刑适用率由3年前的不到2%大幅提高到15%。

  整合社会力量 拓宽帮教渠道

  做好未成年犯的教育挽救工作,单靠司法机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宝安法院通过不断拓宽司法职能,与各职能部门充分联动,建立起帮教、?;で嗌倌甑某ばЩ?,共同为误入歧途的未成年人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该院积极整合社会力量,开展向后延伸工作,建立起“一对一”帮教机制,不断强化未成年人的权益?;?。针对未成年被告人的心理特点和辖区少年刑事案件多、外来人口犯罪比例大的情况,该院积极拓宽帮教渠道,与团区委、义工联签订了《义工——少年犯“一对一”帮教协议》,使义工、老师、家长和社会知名人士等与少年犯形成常设帮教机制,全面构建起庭中、庭后延伸帮教以及家长、老师和社会热心人士共同参与帮教的立体帮教体系。通过联动帮教,目前已被判处缓刑等非监禁刑的160名未成年人,全部得以重返校园和家庭,或者实现了自食其力。

  通过审判实践,宝安法院逐步摸索出了一条整合社会力量、实行司法?;び肷缁岜;は嘟岷系纳笈泄ぷ髂J健1Π卜ㄔ河肭痉ň?、检察院、公安局联合,开设“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从侦查阶段开始就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援助;与区民政局救助站联合,将没有亲友接应出狱的刑满释放未成年人护送回家,避免其流落街头,重新犯罪;与相关企业联合,设立异地青少年改造基地,帮助少年犯重返社会,去年6月该院将17名缓刑青少年安排到设立在东莞某工厂的外来青少年改造基地就业,经回访改造情况良好;与区职业能力开发局联合,对判处缓刑的未成年人进行免费职业能力培训,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职业技能,重新就业。

  缓刑少年犯斌斌(化名)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在审判过程中,斌斌流露出掌握一门技术而后打工自食其力的想法。宝安法院知悉后,为斌斌联系了西乡成人技术文化学校,为其提供了免费学习电脑维修的培训课程。斌斌感慨地说,本来以为自己的一生完了,是法院和学校给了他重新做人的机会,让他免费学习技能,重新看见了人生的曙光。

  宝安法院在少年审判工作中倾注极大的爱心和耐心,为一个又一个像斌斌一样迷途的少年,重新建起心灵的家园,让无助的双手变得有力,让灰暗的双眼变得明亮,让脆弱的心灵变得坚强!

?? 相关新闻:

法官用爱心改写失足少年人生路

宝安法院少年庭法官实地回访少年犯家庭。

2007年4月23日,某中学在校生小波(化名)因抢夺他人财物被群众抓住并扭送到公安部门。此案由检察院起诉到宝安法院后,由少年庭龚振京法官主审。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小波父母因为不会操作银行自动柜员机,又觉得孩子平时比较懂事,就将工资卡交给小波管理,由小波负责将工资取回家用。有一天,母亲催小波取工资回来买米,但催了几次都不见小波取钱回来。原来,当月工资已经被小波私下用光了。为了掩盖事实,免受母亲责骂,小波突然产生了抢夺他人财物弥补钱款的念头。

龚法官经过走访小波的家庭和学校,详细了解了小波的情况后,认为小波平时表现比较好,又考虑到小波实施抢劫时未满十六周岁,犯罪时由于客观原因未遂,以及犯罪后悔罪态度诚恳等情节,根据“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原则以及“教育、感化、挽救”的刑事政策,决定对其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判决之后,龚法官还送给小波一本书——《给心灵洗个澡》,希望这本书能让小波彻底觉悟。而后,又及时拜访小波就读学校的领导和班主任,耐心做他们的工作,让小波回到了学校。两年来,龚法官还多次到小波家回访,了解小波的学习、生活情况,鼓励其刻苦学习。

在法官爱心感化下重回正道的小波逐渐变得懂事了、成熟了。小波也一直与龚法官保持电话和信件联系,龚法官常常鼓励他要勤奋学习,报答社会对他的关爱。去年小波顺利考入我省某全日制高校。日前,在给龚法官的信件中,小波表示“人生就如航海,会掌好自己的舵。”(申玉彪刘光洪)

?

编辑: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