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地震灾区回望
2009-05-11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最惨女孩”已成阳光下最美玫瑰
?
剧组人员精心排练。本报记者吴铠峰 摄
本报记者 金涌 通讯员 马翔
今天晚上,对曾参加过一年前那场千里驰援、生死大营救的深圳武警官兵来说,将是一个不眠之夜。
一部取材于“5·12”大地震中深圳武警官兵抢救“最惨女孩”杨柳,并坚持一年来为她进行康复和心理治疗过程的现代京剧——《复活的红梅》,由罗湖区桂园文体协会振鹏京剧团倾情创作演绎,今晚在部队驻地举行首场演出。
杨柳是四川省绵竹市东汽中学高二(2)班学生,在地震中双腿被预制板砸中,广东公安边防总队七支队二大队官兵全力实施营救。为保全她的生命,来自深圳武警医院的“白衣天使”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进行现场双腿截肢手术。杨柳在废墟中被埋70个小时后终于救出,网友称她是“最惨女孩”。
?。玻埃埃改辏翟拢玻溉?,杨柳被接到深圳,武警医院迅速成立了领导、医疗、护理、后勤保障多个小组,骨伤、脑外、呼吸、消化和心血管多科室专家会诊,做出了最大努力。杨柳的身体创伤逐渐恢复,但心理阴影仍挥之不去。为此,医院又安排专家,为她继续康复治疗与心理辅导。
重振生活风帆的杨柳,离开深圳继续学业。临行前,这个坚强的女孩,饱含热泪却带着笑容,跟武警医院的叔叔阿姨们告别,“我会永远记住在这里的日子!”
就在两个月前,杨柳重返深圳安装假肢,并欣喜地告诉关心她的人们:我准备迎战高考了!
这感人肺腑一幕幕,深深打动了桂园文体协会的京剧人!这是一支长期驰骋在基层社区的“文艺轻骑兵”,国家一级演员多人,不图报酬,全凭志趣。在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著名编剧吕志明饱蘸激情,赶写剧本,决心“弘扬抗震精神,书写人间大爱,让‘最惨女孩’成为阳光下‘复活的玫瑰’、‘最美的玫瑰’。”
《复活的红梅》集中表现杨柳在深圳武警医院接受救助的全过程。为了突出主人公自强不息的精神,让戏剧有更多发挥的空间,把杨柳定名为“杨红梅”,寓意红梅傲雪,花枝更俏。剧本完成后,还托人专门送给远在四川的杨柳审读,杨柳回信“字字句句,备感亲切”。
剧中还设计了江平,骨科主任,薛凯,记者,张艳,护士长多个角色,为了赶在地震周年上演,主创剧组迅速成立,一帮京剧票友踊跃报名参与。吕志明任导演,乐曲由余开泰、刘世康、白涛负责。很快,就把戏给排出来了,接着不断修改、加工、润色,精益求精。吕导说,“现实题材的现代京剧确有一定难度,为了让该剧更富表现力、感染力,我们在乐曲和唱腔设计上增加了现代元素,提升了艺术效果?!?/p>
杨柳的扮演者王玉桃开头很难入戏,因为剧中的人物离生活确实比较远,同时,在表演的整个过程中,不是坐在轮椅上就是拄着拐杖,唱腔发挥难度大。可是,随着自己对剧本对角色的深入理解,她被深圳人的爱心,特别是杨柳自强不息的精神震撼了,最终找到感觉,进入了最佳状态。她说,“一台戏排下来,谁的眼睛里没有泪水,要感动别人得先感动自己?!?/p>
为了让“复活的红梅”绽放在五月鹏城,每天,剧组成员们分别从蛇口、宝安、龙岗、福田各自的住地,准时赶到桂园文化楼排练。扮演主治大夫的林昌平上戏第二天,女儿因为肺部手术送进了急诊室,他都没能前去照看,“因为我一走,戏就排不下去了,不能耽误排演进度呀?!毖菰甭蘩蚨榈厮?,“我们看重的是事业,所以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心里装着灾区的人们,就得为他们做点什么。”
记者在排演现场看到,已经有不少居民先睹为快,那抑扬顿挫、字正腔圆、唱做练打、环环如扣、锣鼓铿锵、京韵十足的表演,让人拍手叫好,印象深刻。桂园街道党工委的叶爱权主任告诉记者,首演后将听取专家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同时“送戏”到企业、小区、学校、部队单位巡演。大家盼着有一天,能把这出戏带到四川,送给灾区的老百姓,“特别要让剧中的主人公,自己能亲眼看一看!”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爱心项目(20 09:54:36)
- 创新支教模式为海内外爱心人士搭建平台(30 14:10:24)
- 九年关爱行动打下慈展会牢固基石(13 15:58:06)
- 搭建永不落幕的“慈展会”(13 11:26:03)
- 踏着爱心节拍 健行深圳湾畔(10 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