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城市精神 谱写时代旋律
2009-03-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
深圳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打造“有爱心、负责任”的企业文化。几年来,该局共为我困难群众和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数百万元,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颈钦摺 〗厩可?/p>
编者按
?。吃拢保度?,本报A4版刊登第一批“最具爱心企业候选单位”,今天刊登第二批,其他候选单位将陆续刊出。
艺之卉:爱心洒向应届毕业生
本报记者 吴素红
郑榕军是厦门大学经济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目前在深圳艺之卉时尚集团人力资源部实习。此前寻找实习岗位却屡屡碰壁的他,十分珍惜这次机会。“只有进入企业,大学生才真正接触到实际运作流程,参与团队合作,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郑很清楚,严峻的就业压力,已使实习经历成为学子迈入职场生涯的重要“敲门砖”。
在艺之卉集团,每年都有来自不同大学的实习生,分布于企业各个岗位。艺之卉不仅为实习生配备专职指导老师,同时还为他们提供实习补贴,“足够我们完成在深圳的实习生活了?!敝Pψ潘?。
今年以来,受金融?;跋?,各大企业纷纷取消或减少招聘,应届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然而,艺之卉时尚集团招收的实习生正逐年增加。该集团董事长周胜告诉记者:金融?;?,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更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政府分忧,为保就业、保民生、保增长作出应有贡献?!熬鸵凳迪盎刈魑弦瞪私馍缁岷推笠怠⒔哟ド导那帕?,对训练和培养其创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意义重大。尤其在就业压力剧增的情况下,就业实习基地更成为大学生找工作的重要支撑平台。”因此,艺之卉今年仍坚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机会,并大幅提升实习生的补贴费用,提供优先录用优秀实习毕业生的机会。目前,已有数十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在该集团接受专职培训。
“从短期看,企业培养实习生比招聘熟手花费要大。但通过实习生制度,却能为企业储备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而大学生通过见习锻炼,也能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有效指导和良好借鉴。此外,还将有助于国家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在周胜看来,艺之卉对毕业生的关爱不仅是“三赢”之举,更体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
截至目前,艺之卉已先后与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国内知名院校携手,成为其就业实习基地。5年来,该集团已接受和培训逾千名实习生,并向社会各界捐款捐物总计600余万元,仅汶川地震期间,该集团首席设计师赵卉洲就带头捐款并号召全体员工募捐,一次就捐献了近70万元的钱物。
汇宗药业:从来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
本报记者 李薇 实习生 张戈
倘若说,一家企业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坚持不裁员意味着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那么深圳市汇宗药业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没有辞退过一名员工,则体现了企业对员工深深的爱。
“自1995年创办以来,公司没有炒过一名员工的‘鱿鱼’,现在企业里很多员工都是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汇宗药业公司总经理郑小爱表示,“企业对员工的关爱让他们不愿意离开这个家?!?/p>
“员工在工作中有疏漏,我们的管理者从来不会采取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批评,而是用朋友般的平等交流,认真帮他们理清矛盾,解决问题?!敝P“担八晕业陌旃胰魏卧惫ざ伎梢运媸苯唇涣?,有的员工夫妻两口子闹矛盾,也会到我面前来吵架,我总是给他们讲道理讲法律,争取调解。在200多名员工的眼里,汇宗药业就像一个大家庭?!?/p>
郑小爱认为,管理者以诚待人,不讲假话,善于沟通,是企业管理者取信于员工的应有姿态。正是因为企业内部管理科学、氛围和谐,以企业的家园文化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使得汇宗药业不必为人才资源流失买单,可以带领员工谋求更加长远的发展。该公司免费向员工提供吃住,定期免费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每年强制对员工实施两次体检,每年组织员工外出旅游,通过丰富的文体活动充实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汇宗药业的爱心不只“香在墙内”,他们还一次次对外伸出援手,为企业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该公司每年拿出盈利的2%作为支持各项爱心事业的固定资金,多年来的对外慈善捐助总额已经超过2000万元。该公司还自筹资金组建医疗队,远赴贫困山区救治残疾群众,在4年时间里,共帮助1400多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为江西省九个县市的30多名肢残患者安装了小腿假肢。不管是2004年安徽水灾还是2005年东南亚海啸,每当国内外群众遭受灾难袭击时,汇宗药业都会尽己所能献出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以后,该公司立即组织药品、帐篷、棉被等大批物资运往灾区,并联合台湾的慈善机构,向四川和甘肃捐款捐物总计超过3000万元。
岁宝百货:爱心让聋儿听到“小鸟叫声”
本报记者 吴素红
?。保邓甑囊2巧呖谛⊙Я昙兜难胨耐且谎?,海昌喜欢打篮球、听音乐。然而,只有海昌的妈妈朱立华,才明白海昌现在的校园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如果不是六年前,深圳岁宝百货通过开展商品义卖活动,为海昌募集12.9万元的手术款,也许海昌一辈子将生活在无声世界中。
小海昌的故事,是一个“爱心铺就寻找声音之路”的动人故事。在海昌1岁半那年,他被诊断为先天性耳聋,几乎没有听力。海昌的爸爸无法忍受儿子先天性耳聋的事实,离开了他们母子。从此,小海昌和妈妈在寻找有声世界的道路上艰难跋涉。要让小海昌听到小鸟的欢唱,就必须做电子耳蜗手术,而这需要近13万元的手术款。对于朱立华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小海昌的故事被报道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岁宝百货总经理杨筱妹带头捐款,岁宝百货同时在商场内开展“新年义卖献爱心,岁宝购物得实惠——为救助失聪儿童尹海昌募捐”的活动,联手社会热心人士。短短的时间,就为海昌募集了129980元善款。在这笔善款的资助下,海昌得以进行电子耳蜗手术,终于听到“小鸟的叫声”。
“看到这孩子能够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生活,我们就非常欣慰。”岁宝百货总经理杨筱妹说。她告诉记者,回报社会是岁宝的社会责任,岁宝每年都会举办“岁宝杯”少年国际象棋公开赛,为灾区捐款捐物以及组织员工为市民做好事等公益活动。这些年来,岁宝累计为社会捐款200多万。而类似帮助小海昌寻找“声音”这样的公益活动,岁宝还将继续坚持。
据记者了解,在小海昌之后,来自广东的小女孩小辛又将成为“爱心寻找声音”故事的受益人。这位从小被诊断为先天性耳聋的女孩,将获得岁宝百货捐助的5万元港币,赴香港接受人工耳蜗手术?!扒闾∧竦慕猩保孕⌒炼?,将不是一个遥远的梦。
美食园:爱心老板带出“爱心团队”
本报记者 张清华
?。玻埃埃改辏苍拢慈?,五十年一遇的冰雪灾害肆虐正盛。京珠高速粤北段,饥饿、寒冷在威胁着数以万计的受困群众。这时,一辆挂深圳牌照的私家越野车满载着大衣、棉被、面包、矿泉水等物资,从救援车道徐徐驶来,敦厚帅气的驾车人一边把这些物资一一分发到受困者手中,一边反复安慰他们:“不要害怕,我们和你们永远站在一起!”所有的受助者都不知道这位施助者是谁,但是,车身上“冰雪无情、深企有爱”几个大字,带来的确是阵阵暖意。
这位自购数万元急用物资且亲自送上救灾一线的青年,就是光明新区南粤光明乳鸽文化美食园董事长陆国标。
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青年创业协会会长、商会常务副会长……陆国标有许多头衔,但是他最看重的则是光明新区义工联副理事长这一称谓。自2001年6月创办美食园伊始,他就立下誓言:自己不仅要做一个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还要把员工打造成一支“爱心团队”。他率先报名加入义工联,成为宝安区义工联较早的一名在册义工。次年,他在企业里成立了义工组,吸纳员工参与。
现在,美食园共有200来名员工,其中150人是光明新区义工联的在册义工。在南粤光明乳鸽文化美食园,每一位新员工在入职时,都必须履行一项特殊的程序:宣誓加入“爱心团队”,承诺在企业工作期间参与公益事业,每月必须利用两小时时间关心帮助同事,每月必须利用两个小时时间参与义工活动。在陆国标的率先垂范下,7年多来,企业员工踊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爱心足迹遍及西藏、四川、贵州、云南以及广东的阳江、清远、韶关、河源、梅州等贫困地区,累计为贫困家庭、失学儿童捐款捐物超过200万元,这对一家餐饮企业来说,实属不易。
“既要经营好企业,让员工们分享企业发展的实惠;同时,更要带领员工一同成长为有爱心、有责任的合格公民,我觉得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陆国标如是说。
依波精品:持续18年奉献真情爱心
本报记者 刘虹辰
每一个真正了解依波的人,都喜欢用“真情爱心”这个词来表达对依波的感觉。在18年成长发展的日子里,依波一直在用“爱心”为员工、为社会做着实实在在的事情。
?。玻埃埃改辏拇ǚ⑸卮蟮卣?。依波第一时间携手中国妇联,捐助善款396万元,启动“抚育百名灾区孤贫儿童直至成人”的慈善项目,期间该公司总经理亲自到灾区现场了解实际情况,落实项目细则?;古汕舶氖拐叽チ艘啦ㄔ惫で资直嘀奈Ы?,为冬季里的孩子们送去了温暖。该公司总经理陶立告诉记者:“依波作为‘中国名牌’,应该勇担社会责任,为社会为灾区多做贡献。这是一项长效的慈善项目,最短的两三年,最长的需要抚育18年。企业的爱心捐助计划传开后,激励着员工更加努力工作。”
实际上,依波在成立之初,就以“爱心企业”的标准来要求自己。1995年,依波为支持教育事业,开始投资助学活动,作为主要投资方参与创办深圳石岩公学,2003年6月石岩公学晋升为广东省一级学校。1997年,依波为扶助落后贫困地区,接收了12名来自湖北省竹山贫困县的特困生,这些人很快成为了依波生产一线的骨干和技术能手。2007年,依波招收了13名来自广东河源贫困县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依波刻苦学习快速成长,其中的佼佼者郑霖在深圳市钟表技能大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获颁深圳钟表行业的第一个技师职称。
对公司员工,依波也倾注了更多的“爱心”。依波公司首席设计师来瑞的孩子身患急病,耗资巨大,来瑞夫妇积蓄很快告急。得知这个消息,公司立刻号召大家捐款,从总经理到普通员工都积极奉献了自己的一份爱心。孩子病情得到控制并逐渐恢复了健康。为了改善员工的住宿条件,依波还拨出专款对员工宿舍进行了全方位的装修,并配齐了电器等相关用品。近年来,依波还特别强调要大力提高基层工人的工资待遇,保证所有工人的工资水平在同行业同工种中都达到中等偏上水平。
斯比泰:企业就是“家”
本报记者 潘咏 通讯员 唐棣
位于葵涌街道辖区内的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的2000名员工中女性占60%,一方面,公司可以更多地融合女性的细致、灵巧作为整体工作的主线;另一方面,女性居多促使群体的和谐与凝聚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去年3月,公司内一名员工被查出患有绝症,公司千方百计帮忙联系最好的医院,安排专人对其进行护理,公司高层也多次前往医院探视,员工自发为其捐款,捐款数额竟高达18万元。在汶川大地震之后,斯比泰公司不仅积极为受灾员工筹集善款,就连公司内部的受灾员工也积极为自己家乡人民踊跃捐出自己的“慰问金”……
去年底袭来的金融海啸,给斯比泰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带来了不小冲击。截至去年底公司订单下降了20%~30%。去年12月中旬,公司管理层果断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公司不裁员、不降薪。在公司订单较少或是没有订单的情况下,此承诺的公布,给每位员工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那段时间里,公司为留住员工,一方面允许员工请‘无薪假’;在没有订单的日子里,公司还专门给员工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并不时地告诉每一位员工公司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以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蒋主管向记者介绍道。通过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应对措施,公司降低了成本,生产慢慢地步入正轨,目前订单数已经恢复了10%~15%。春节过后,斯比泰公司又迎来了两批新进员工,“新招进来的两批普工,有部分是来自四川某技工学校的学生!”
斯比泰就是员工的家。公司特别注意员工的业余生活,排球联赛、羽毛球联赛、团年迎春晚宴……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样高高兴兴地在斯比泰生活着、工作着。每年春节,公司还为留守在葵涌的员工准备了众多的“节目”: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香甜无比的年夜饭、其乐融融的团聚氛围,使留深过年的每一位员工像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般亲切;大年初一的经理团拜,在新年第一天就将公司的祝福送到每位员工的房间和心里,使员工们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大年初二的游园会,欢声笑语连成一片,获胜者拿到的奖品更是让他们喜笑颜开;初三的球类棋类趣味比赛,则让有运动天赋的员工着实过了一把瘾……
供电局:打造企业爱心文化
本报记者 程连红 通讯员 侯慧梅
深圳供电局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努力打造“有爱心、负责任”的企业文化,几年来,该局共为困难群众和地震灾区人民捐款数百万元,为构建和谐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局成立了义工队,局长、书记亲自带头参加,常态化组织义工积极为社会送温暖活动。该局义工队开展了“一对一”扶贫活动,经常组织员工慰问低保户、为孤儿学生筹募善款等。该局积极参加社会性的捐款活动,近年来,该局员工共捐款1197132元,帮助困难户、孤寡老人渡过难关。
义工队利用周末主动为敬老院等22家福利机构提供服务、奉献爱心、捐款捐物,还深入街道办等小区为困难户、孤寡老人、贫困青少年、伤残儿童等弱势群体送温暖。
每年3月5日,该局会结合学雷锋活动日,组织党员、团员、青年义工志愿者到社会福利中心、深圳残联等开展以“青春光明行、服务千万家”、“帮困助弱献爱心”等为主题的献爱心活动,给鳏寡孤独者送去日用品、慰问金。同时,不定期在营业大厅门口举行“送温暖、献爱心”的捐赠活动,号召全局员工和市民为弱势群体捐款捐物,给他们送去一份关怀和真情。
在特殊时期,该局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组织精兵强将支援灾区,并号召全局员工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共渡难关。
在2008年初的抗冰救灾中,供电局派出7批共1247人奔赴贵州、粤北抢险复电,在韶关乐昌提前七天完成了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向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与此同时,无论是前方的战士,还是后方的卫士,都积极参与爱心捐款、捐物活动,募集捐款近90万元,有力支援了抗冰救灾工作。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供电局全体员工迅速行动起来,先后组织三次捐款活动,共筹集510多万元及时送到灾区。
安华:营造温馨关爱家园
本报记者 万鸿涛 王斗天
在深圳安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有一个内部规定,每个月各下属公司都要为自己的员工举行一次员工集体生日会。今年1月5日,在其下属公司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两周年庆典上,安华公司9位在一月份出生的员工共同度过了自己难忘的生日。
在9位寿星中有一位女寿星叫王艳,来自湖南株洲一个偏远的山村。她是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停车场的管理员,三年前来到金丽工作后,她每年春节都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回家过年。今年她的生日愿望就是能和家人一起度过春节。当她对着蛋糕许下生日愿望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发生了:公司专门安排了王艳的父母来到现场与她相见,王艳被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感动得热泪盈眶,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
深圳安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如今的安华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家子公司、千余名员工的跨行业跨地区的企业组织,涉及商业、房地产、高科技、物流、贸易、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十多年来,安华始终秉承“企业是我家,员工是亲人”的企业文化,让每一位安华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去年8月份,安华公司在罗湖区总工会、翠竹街道办的支持下,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安华职工之家”,集餐饮,娱乐,健身,休闲于一体,是政府和辖区企业真正关爱员工、服务社区、回馈社会的真情体现。安华还出资100多万元对员工的宿舍进行装修改造,改善员工的居住环境。
如今,面临金融?;挠跋欤不境信担涸绞窃谖D训氖笨?,越要体现企业的责任感。安华绝不会因为金融危机而裁员、减薪,相反,安华还要提供更好的福利保障。
除了对于员工的关爱,安华还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去年的雪灾和地震灾害时,安华公司号召全体员工、合作企业捐款捐物,累计金额达800多万元;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先后出资100多万元,扶持湖南株洲县教育事业、卫生事业建设,同时他们长年资助湖南湘潭大学的贫困学生,达100多人次;去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安华还独家支持了“向改革开放致敬——30年30首经典歌曲大型群众演唱会”活动,以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
编辑:王丹丹
相关新闻
- 第十届深圳关爱行动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爱心项目(20 09:54:36)
- 创新支教模式为海内外爱心人士搭建平台(30 14:10:24)
- 九年关爱行动打下慈展会牢固基石(13 15:58:06)
- 搭建永不落幕的“慈展会”(13 11:26:03)
- 踏着爱心节拍 健行深圳湾畔(10 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