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爱”延伸到宿舍厂区
2008-12-26 来源: 深圳特区报 【字号:大 中 小】
劳务工图书馆深受欢迎。 本报记者 齐洁爽 摄
昨晚刚吃过晚饭,南山区西丽红花岭工业区的务工青年小赖便约上几个工友,到南山区图书馆众冠分馆看书,到这个图书馆不用坐车、骑车,因为就在小赖宿舍的一楼,他一下楼就到,即使住得最远的工友,步行也只要两分钟,如此便利是小赖来深圳前想像不到的。
“在这个图书馆,我们可以看书、看杂志,可以免费上网,可以参加各种读书活动,还可以把书借回宿舍,不仅可以借这个图书馆的书,还可以借深圳市图书馆、南山区图书馆的书?!毙±刀酝际楣萑缡艺洌蛭焯於祭?,包括节假日。他由衷地说:“图书馆已经成为我们工余时间的‘时尚’首选之地,这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学习之窗,感谢政府把文化关爱送到我们的厂区、宿舍?!?/font>
深圳从1998年开始尝试在工业区建图书馆,从2002年开始实施劳务工文化服务工程,其中建设劳务工图书馆就是重点之一。如今,深圳已在大型工业区和企业建设了100多家直接面向劳务工的图书馆,坚持“平等、开放、免费”的服务原则运作,让广大劳务工真正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文明成果。
劳务工图书馆建设如火如荼初具规模
【图书馆代表】最大的劳务工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创维分馆,最袖珍的劳务工图书馆——南山区图书馆高新分馆
“以前去一趟图书馆要坐很长时间的车,因为心疼车费,能不去就不去,现在好了,厂里有了那么大、那么漂亮的图书馆?!贝次旁惫ざ妓怠?/font>
该集团地处宝安区石岩,离中心区比较远,厂区有一万多员工,文化需求迫切。今年12月,由深圳图书馆和创维集团合作建设的深圳图书馆创维分馆开馆,受到厂区员工和周边群众的热烈欢迎。该馆面积达600平方米,藏书6万册,电脑20台,同时还接通深圳图书馆网络,共享深圳图书馆的数字和图书资源,是我市最大的劳务工图书馆。
适应劳务工需要,形色各异的图书馆在深圳遍地开花。今年10月,由南山区图书馆与国土局房产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及粤海街道办共同建设的南山图书馆高新分馆开馆,成为深圳最“袖珍”的劳务工图书馆,虽然面积只有120平方米,配置图书仅1万余册,却为周围中兴通讯股份、联想电子等高新企业员工配套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带来极大的学习便利。
近年来,深圳劳务工图书馆建设如火如荼,政府、企业和图书馆联合共建,逐步形成新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2008年,劳务工图书馆建设更掀热潮:仅宝安区图书馆就先后建成6家劳务工图书馆,分别位于新安、艾美特、同富康、水田、大浪、沙井等地,年底还有新安建达工业区、大浪同胜工业区、民治工业区、观澜银星工业区、西乡伟创5个劳务工图书馆开馆。
经过多年实践,深圳劳务工图书馆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目前我市在大型工业区和企业建设的直接面向劳务工的图书馆有100多家,其中拥有正式以劳务工命名的图书馆39家,同时,一批流动图书馆还活跃在各区基层。仅宝安区就建成流动图书馆及服务点54家,该区为每个流动馆配备流动图书2000-3000册,每半年轮换一次。
许多劳务工图书馆天天爆满,图书馆真正成为劳务工学习知识的课堂。据南山区图书馆统计,该区众冠、同富裕、高新、赤湾4家劳务工图书馆近3年来到馆总人数达51万人次,服务量相当于服务范围人数的3倍,即辖区居民平均每人享受政府公益文化服务3次。
适应劳务工需求提供免费和便利服务
【图书馆代表】罗湖区深莲图书馆和益群图书馆——劳务工免费享用“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福田区数字图书馆——劳务工免费使用
在罗湖区深莲图书馆和益群图书馆,市文化局在这里安装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劳务工们都习惯来这里,或者通过电脑上网浏览共享工程内容,或者通过投影仪欣赏共享工程的优秀电影。劳务工都说,有了图书馆,我们的生活丰富了,充实了。
考虑到劳务工的各种需求,除为劳务工就近建图书馆,各级部门和图书馆还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提供免费服务、便利服务。
尽管图书馆读者证办证费用只需10元,但考虑到劳务工收入相对低,今年福田区图书馆取消了区馆、所有街道、社区图书馆包括外务工图书馆读者证的办证费用。据统计,该区今年共为劳务工办证超过3000张。
网上提供学习、研究的数字资源一般都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对于劳务工而言,许多资源的使用费用让他们望洋兴叹。因此,福田区图书馆采购了中国期刊网数据库、资治法典法律数据库、中国国家标准数据库、龙源期刊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等资源,并在今年建立、开通了福田区数字图书馆,让劳务工免费使用。不仅如此,为使劳务工能减少利用资源的时间成本,福田区图书馆还开通了读者证登录平台,使所有福田区图书馆的读者只要通过网络即可在宿舍、厂区办公室等地方快捷方便地使用这些资源。
在劳务工图书馆,办证、读书、看报、借阅、上网全都免费,许多图书馆还实现了“一证通用”和“通借通还”。
福田区的劳务工们发现,只需在区内任一公共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即可借阅区图书馆、各街道、社区图书馆超过100万册图书,而且还可以在福田区图书馆书目查询系统上非常快捷、简易地检索到所要的图书分布在哪些图书馆,并选择在最近的图书馆进行借书、还书。
据了解,福田区公共图书馆共拥有100多万册馆藏图书,其中近70万册图书被分散到各个街道、社区图书馆,对读者利用全区公共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而言,若干个图书馆均各自为政,则将带来极大不便。为解决这一难题,区图书馆引入Interlib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实现全区内所有公共图书馆的“一证通用”和“通借通还”服务。而目前,深圳部分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市、区、街道、社区“通借通还”,不久的将来将全市通用。
成为劳务工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图书馆代表】南山区图书馆众冠分馆——在全市首创“总分馆制”的先进管理模式
在2008年深圳市劳务工文化节知识竞赛中,由南山区图书馆众冠分馆选送、南山区图书馆精心打造的企业代表队,战胜其他各区所有参赛队伍,一举夺冠,为南山区劳务工争得荣誉,同时也充分展现了劳务工图书馆在提高劳务工文化素质方面取得的突出作用。
众冠分馆是2005年南山图书馆借鉴香港图书馆总分馆的管理模式,与深圳市众冠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文化设施相对稀少、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西丽红花岭工业区设立的,它也是南山图书馆第一家分馆。该馆凭借南山图书馆这个强大后盾,不仅与南山图书馆一证通用,而且引入了南山图书馆“博士论坛”、“百姓健康讲坛”及大众电影等品牌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众冠分馆在我市劳务工图书馆中,首创“总、分馆制”的建设模式,使总馆和分馆的图书等资源充分共享,之后这种模式被各区深入推广。
总馆、分馆的有力配合,各种类型的读书活动通过图书馆这个阵地不断地举行,吸引越来越多的劳务工到馆阅读,劳务工图书馆真正成为劳务工文化活动的主阵地。
在盐田区图书馆,这里成立了“盐田区劳务工读书会”,开展各种以文化活动为主题的活动,如读书沙龙、专家授课等;在4·23世界读书日、深圳读书月等活动期间,有针对性地为劳务工提供便利的读书服务,如上门办证、集体借书等;同时还重点组织“山海论坛”进厂区、文化培训进厂区的活动,根据外来青工的群体要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种讲座。
今年2月,为保证因雪灾滞留深圳的劳务工过好春节,龙岗区图书馆联创分馆延长服务时间,每天坚持开放10小时以上,同时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龙岗区图书馆天基分馆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当天,开展“世界读书日读者签名活动”、“读者有奖活动”、“读者联谊会”等多项活动,吸引了2000多劳务工参与,深受欢迎和好评。
市文化局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以市、区两级公共图书馆为主体,以“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合作共建”为主要模式,深入推进劳务工图书馆建设,争?。衬昴谌行陆ǎ保抵粒玻案隼臀窆ね际楣荩氐阍诒Π?、龙岗及南山3个劳务工人数较多的区,为不断完善劳务工文化服务体系而努力。
编辑: 王丹丹
相关新闻
- 喜看孩子笑容欣闻朗朗书声(21 16:54:51)
- 银发夫妻恩爱如初感动邻里(19 11:06:57)
- 百家企业将进行“双爱”公开承诺(18 13:50:06)
- 沙井6岁女孩推动爸爸轮椅人生(17 11:00:13)
- 让“爱的日记”连起两地亲情(16 10: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