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每个人都要有奉献爱心的勇气和力量

2008-12-18  来源:深圳特区报  【字号:  

本报报道罗海岳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日前撰稿记者和罗海岳做客特报论坛

主持人:深圳新闻网 周斐斐 嘉宾:罗海岳 本报记者 张晓

爱心大哥哥罗海岳重返母校荔园小学。

荔园小学全校师生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款。

罗海岳(左前二)当年在荔园小学的毕业合影。

荔园小学的小记者现场采访罗海岳并向他赠送礼物。

荔园小学师生向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款。

深圳“80后”爱心人士罗海岳是如何被挖掘和发现的?那一篇篇饱蘸感情的报道又是如何写成的?远在英伦负笈留学的罗海岳是怎样接受采访的?在本报记者张晓的眼中,这个“80后”青年有着哪些真实而丰富的侧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他们双双做客特报论坛,为网友和盘托出他们的所思所想和发生在新闻背后的故事。

“英国伦敦与深圳有8小时的时差,为了与海岳沟通,我要计算他什么时候有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和MSN,我们常常聊到晚上12时以后”

主持人:“80后”爱心人士罗海岳的影响在扩散。我注意到近日全国许多新闻网站都纷纷转载了本报报道的罗海岳的事迹。张晓你是报道罗海岳事迹的第一人,你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张晓:其实我们不认识,海岳刚刚从英国回来,昨天我们两人才第一次面对面。我们的相识非常偶然,前不久一个同事打电话告诉我深圳有一个年纪很小的留学生,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让我去了解一下。当时我很怀疑,一个“80后”的孩子,从小在英国留学,怎么会去偏远艰苦的山区奉献爱心,而且还长时间坚持了下来。因为海岳远在英国读书,我通过他的同学、老师和家人,也包括深圳很多参与他助学计划里的爱心人士,多侧面地了解了海岳。英国伦敦与深圳有8小时的时差,为了与海岳沟通,我要计算他什么时候有时间,通过电子邮件和MSN,我们常常聊到晚上12时以后,因为那个时间他比较宽裕。这样的沟通我们持续了差不多十多天。

主持人:海岳,经媒体报道后你的事迹大家都知道了,第一次接触记者张晓,你是怎么想的?面对媒体和公众,你为什么愿意将自己的故事讲出来?

罗海岳:媒体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做的是光明正大的事情,当然没有顾虑。其实助学计划不是一个人的事情,需要一个庞大、优秀的团队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我想媒体帮忙推广这项计划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影响很多像我一样的同龄人和那些对此有心却无力的人。

主持人:作为一个记者,在你以往的采访中肯定也接触到很多这种感人的故事,最初接触到罗海岳,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以什么打动了你?

张晓:当初我带着非常疑惑的心态,我只是想了解一下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实际上是我个人先被打动的,通过别人非常客观所讲述的海岳的故事,以及逐步介入报道之中,我被打动了。我觉得他打动我的地方第一是他的典型性、特殊性,他是一个“80后”的孩子,而且是在深圳土生土长,属于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深圳是个爱心城市,出现了很多爱心人物,海岳是其中一个,他们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有勇气,而且利用自身的条件去帮助众多的山区孩子。所以我了解他个人也意味着我了解到了一大批爱心人士,有一个团队有很多人在围绕着海岳实施爱心计划,通过这样一个大的爱心团队才能凸显罗海岳个人的形象和意义。

“我们‘80后’应该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

主持人:说到“80后”大家都有一个固有的口径或模式,小罗,你想给大家展示什么样的形象?

罗海岳:不管“70后”、“80后”或者“90后”,我觉得其实都是丰富多样的?!埃福昂蟆笨赡芷毡樵谏钌辖衔挥?,尤其在深圳更是如此。这不是坏事,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过很奢华的生活,其实两者也不一定直接挂钩,关键取决于你是否有一颗爱心。我们“80后”应该利用自身的条件和优势,尽快成长和成熟起来

主持人:从罗海岳的身上凸显出“80后”的什么特点?

张晓:在深圳,不管是个人、集体或者政府,爱心行为很多。我其实关注的不是罗海岳个人,我想通过他让大家看到对“80后”的认可和希望。因为“80后”将会担当很多工作和责任,他们要一步步走上工作岗位,通过罗海岳现象,让大家看到深圳以及中国这一代年轻人他们所追求、所付出、所关怀的,看到一个真实的群体形象,才是我最关注的。另外我还有一个很小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新闻报道来推进这种爱心行为,我觉得这种爱心行为是需要大家呵护,需要全社会支持和关注的。我的着重点不是罗海岳个人,我是希望把这种活动辐射到更多人,让大家找到一个爱心释放的平台,把这些爱心传递下去。

主持人:现在的父母都很注重对孩子良好人格的培养,听说罗海岳事迹报道以来有很多家长打来电话,家长们的关注点是什么?

张晓:我觉得罗海岳的事例可能触动了很多家庭,尤其是家长会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在现在物质生活丰富的情况下,孩子怎么能从精神上变得富有,学习关爱别人。所以很多读者,尤其是一些家长打来电话,他们表示要通过罗海岳来思考孩子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主持人:“80后”有很多特点,叛逆、自我,也有不少人认为缺少责任感。但是我从罗海岳身上看不到这种情况。海岳,你身边的同学也是“80后”的,他们怎么看待你的这种行为?

罗海岳:其实我最先影响的就是我身边的人,很多同学听说我的计划后,一开始也没有在意,但是经过这几年来,随着我们的活动一次次展开,大家的信心也提升了很多,而且也很积极地参与进来,非?;刂С治?。现在加入到我们助学平台的人在全世界有1000人,大部分都是中国留学生,地域上主要分布在英国、美国和中国。

“现在实施的助学计划不一定是我的职业,但肯定会是我的事业,是我一辈子都会非常在乎、非常关注的事业”

主持人:网络的辐射力十分巨大,你希望通过中国留学生爱心助学扶贫计划网达到什么效果?你有没有一个梦想,比如让全国网友都到你们的助学网络上来献爱心?

罗海岳:我们现在所想的就是建设中国学生的助学网络,山区学生遇到困难会想到我们,那些爱心人士在想到帮助他人时也会想到我们,通过我们这个平台让他们的爱心发光发亮。

我的希望是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助学队伍中来。我希望大家看到,像我这样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留学生,都能做一点事情,那么许多优秀人士将能成就更大的事业。人的能力在行动前是想象不到的,行动后才知道自己能达到什么高度。

对于将来,我现在所学的是人文地理专业,个人的兴趣在这方面,所以我偏向于到联合国或者一些大型基金会和大型的国际组织寻找机会去学习和工作,一旦如愿那将为我积累极其宝贵的经验。虽然现在所实施的助学计划不一定是我的职业,但肯定会是我的事业,是我一辈子都会非常在乎、非常关注的事业。

主持人:越来越多的网友将加入到你的助学网络平台中,你要对这些网友说些什么?

罗海岳:我觉得在捐款或者是慈善方面有一个理性的规划非常重要。在国外我接触到很多家庭,他们每个月都会有预算专门用于公益事业,这笔款项在社会上产生什么作用,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都会心中有数。对网友我想说,不要盲目捐钱,而且不要相互攀比,力所能及就好,要明白自己捐的钱的意义,尤其应注意的是不要小视自己的力量,也不要因为自己经济能力小就不捐。我觉得重要的是慈善行为背后的意义和带给你的影响,而非钱款和行为本身,应该更多地着眼于精神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

主持人:张晓,你是一名记者,你把罗海岳这个留学英才的事迹报道出来,想对我们网友说些什么呢?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张晓:其实罗海岳也是一种现象,可以影响很多小孩和家庭来共同实施公益事业。最近就有一个离休老干部打来电话要找海岳,说他积攒了一笔钱,想去帮助失学儿童。前几天还有个市民给我发来邮件也想参与到爱心行动中去,我问他是从事什么工作的,他说他刚刚失去工作,我吃惊他失业了还想着去帮助别人,他说工作还会有的,但是海岳说了帮人的事情不能等。这就是影响和辐射的力量。今天我和海岳去了他的母校荔园小学,短短几小时就收到十几万捐款,我觉得海岳从事的工作就是在播撒着一颗颗爱心的种子。

不管是从我身为市民或者记者的职业身份来讲,希望在我今后的报道里,能够有一大批罗海岳出现。同时,我也在反思,作为一名市民、一名记者,同时也是一名母亲,自己能做点什么,包括对孩子的教育。通过罗海岳和一大批有为青年,“80后”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积极、阳光、向上的群体形象,我也期望“90后”包括以后的一代代孩子都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对父母、社会和国家有更大的贡献。



编辑:艾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