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楼阁交友平台-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51品茶凤楼阁全国入口在哪,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

内容管理|投诉        

“宝安区首届义工服务玫瑰奖章”获得者风采

2008-12-05  来源:宝安日报  【字号:  

王莹

老人之老,幼人之幼

  获奖理由:王莹是业余的按摩师傅,是素未相识“植物人”女工的床前陪护,是宝安数十位老人的“女儿”、数十名孩子的“妈妈”。她拥有多重身份,又因坚持而统一。

  王莹现年51岁,是宝安区义工联助老服务组的老组长、新顾问。她自2000年12月加入宝安区义工联以来,累计服务4000余小时。

  2002年,王莹被邻居叫去,为80多岁高龄的文阿婆清洗已被细菌感染的下身,阵阵气味让王莹呕吐、流泪不止,但她选择了坚持。当为老人换上干净衣裤后,老人露出久违的笑脸,不舍地拉住王莹的手,念叨着“宝安义工真好”。

  之后五天,王莹外出,未能见到义工“女儿”阿莹的文阿婆,脸上没了笑容。老人的保姆,将此事告诉了王莹的儿子。之后半个月,王莹坚持为文阿婆清洗上药,风雨无阻。王莹回忆说,正是老人的那份牵挂,给了自己责任。

  自小失去母爱的王莹,也时刻牵挂着宝安孤儿。2001年底,她和几位义工一起,照料2名需手术治疗的兔唇孤儿。手术前期的检查,几个人每日要换乘多趟公交,往返于宝安和市区,一心为孤儿忙活。

  手术一切顺利。出院后,每个周末,义工们常去给他们喂饭,陪他们玩耍,“看到他们的微笑,我觉得自己心里好甜?!?/span>

  2004年,王莹开始在家中寄养多名孤儿。宝安福利院和敬老院,也成为她的“新家”。

  如何看待此次玫瑰奖章的评???王莹说,义工事业需要更多人投入其中,玫瑰奖章评选活动,定会点亮万众心中的爱心灯火。

张晓燕

沟通心灵的知心大姐

  

  获奖理由:张晓燕是深圳市灵通心理科学研究所心理咨询师,2003年加入福永义工,义工服务时间累计3560小时。汶川地震后,她积极策划并带领义工连续五天走街串巷开展募捐活动,募集善款30余万。

  2008年5月12日下午,张晓燕和几个伙伴正在商量组织义工进行一次心理培训时,汶川发生地震的消息传来。张晓燕当即与福永街道团(工)委义工服务中心商量要开展募捐。5月16日心理培训课程结束后,义工们踊跃捐款,现场募集现金一万多元。随后,张晓燕又组织义工走上街头开展募捐,累计筹款30余万元。结束募捐后,张晓燕和老公报名参加了中国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深圳分公司赴地震灾区志愿者活动。

  6月1日17点14分,张晓燕一行16人分乘4部车带着宝安人民为灾区孩子捐赠的“六·一爱心礼物”——2000多套文具、24箱应急药品,从深圳出发前往四川省德阳市。张晓燕相继去了德阳市、绵阳市、都江堰市等重灾区,与灾民们一起感受地震的恐惧,与灾民们一起分享心理危机的痛苦,与灾民们共同搭建心灵的家园。张晓燕将“六·一爱心礼物”和福永中学的学生自制的爱心卡分发给安置点的孩子,鼓励他们与宝安的中学生写信、联谊??吹胶⒆用锹冻鼍梦サ男腋Pα?,张晓燕也由衷感到轻松与快乐。

  “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聆听生命、聆听感动的瞬间。在每一个爱的角落里,有你,有我,有温暖,有热情,有我们美好明天的希望!”如今,当张晓燕再次回想起那一段段义工经历时,一种甜蜜、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义工们用辛勤的劳动,甜美的微笑感动着、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

李秋霞

把关爱送给别人的使者

  获奖理由:李秋霞1997年加入义工,义工服务时间累计3000小时?;斡搿耙寰被疃?20多次、联系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学生15批230多名、接听热线1万多次、接待处理及后期跟踪家访个案3000人次。同时,她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超过1万毫升。曾获“全国无偿献血奖银奖”、“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深圳市优秀义工”等称号。

  李秋霞刚刚加入义工队伍时,参加的是助老助残组及热线信箱组,主要服务对象是孤儿及独居老人。有一次,残疾儿童小希希刚做完大肠、阴道修补和肛门还痔术,须有人细心照料。因为安装在小希希阴道的固定钳子术后24小时内不能移位,否则手术将前功尽弃。医生多次叮嘱李秋霞等4位女义工,手术麻醉一过小希希就会感觉到痛,手脚就会乱动,一定要想办法不让手术钳子移位。得知问题的严重性后,李秋霞等4位义工分别按住小希希的双手及双脚,一个通宵她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硬是顶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医生来检查,发现她们的手脚都麻木了,而手术钳子一点都没移位,医生大赞她们:“真正的家属也未必做得到?!笨醋潘前镜猛ê斓难劬?,医生动情地说:“你们是好样的?!贝丝蹋峭橇似>?,脸上呈现出灿烂的笑容,因为她们心里明白,手术真正成功了?;姑挥欣吹眉靶菹?,她们四位又赶去宝城五区义卖,筹备下一个残疾儿童的手术费。

  助老助残、帮困助弱、捐款助学、无偿献血……11年来,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可见到李秋霞的身影。

杨秋林

爱铲“牛皮癣”的老人

  获奖理由:杨秋林2001年加入新安义工,义工服务时间累计3000小时。6年多来,他坚持每天出门清理城市“牛皮癣”——街头小广告,每年清除下来的小广告可装满10大蛇皮袋,曾因此受乱张贴不法分子恐吓和威胁,但他仍无所畏惧,坚持不懈。

  2002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杨老伯经过新安二路跨线天桥时,见到桥身两边不锈钢栏杆上贴满了各种“牛皮癣”,煞是难看。看不过眼,他就用手去撕,可是因为粘得很结实,撕了很久,才撕掉了十几张。中午返回时,他却发现刚刚被撕干净的栏杆上又贴上了“牛皮癣”,很气愤。杨老伯回到家,找来塑料桶、水果刀和抹布,再次来到跨线天桥上。首先用水将“牛皮癣”浸透,然后用刀将其彻底刮光。几天下来,靠近南头关的几座天桥上的“牛皮癣”都被刮光了,恢复了本来亮丽的面貌。

  从此,杨老伯就爱上了铲除“牛皮癣”。无论出门办事、上商场或休闲散步时,只要见到路边的电话亭、灯杆和电箱等公共设施上乱张贴时,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撕掉,还它们以亮丽的面貌。

  杨老伯到底清理了多少张“牛皮癣”,他自己也说不清。不过,区城管执法局的一位负责人倒是算了一下账,他们每年从杨老伯家阳台上收取一批“牛皮癣”去销毁,能装满十来个蛇皮大袋,少说也有五万张。六七年来,三十万张只多不少,也就是说,杨老伯每天平均要清理100多张,大概要花两三个小时。

陈锦花

奉献青春的助残天使

  获奖理由:陈锦花2000年加入义工,区义工联助残组组长,义工服务时间累计3860小时。她八年如一日助养地贫孤儿浩浩,组织义工走访地贫家庭60多户,2004年她成为深圳第一位无偿捐献骨髓的义工。曾荣获“南粤慈善奖”、“深圳创建文明城市先进个人”、“深圳红十字会优秀志愿工作者”、“宝安区十大爱心大使”等荣誉称号。

  “在福利机构看到自己的服务对象生命一天天枯萎,而自己却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我远去,那份无助至今难忘?!背陆趸ò镏牡谝桓龅仄抖狡降睦胧溃贸陆趸ùザ艽?,她对自己说,无论如何,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一定要拯救眼前的生命!

  浩浩是一名因患地中海贫血症而被父母抛弃的孤儿,为了延续“地贫”孤儿浩浩的生命,陈锦花八年如一日支付浩浩每月输血、排铁所需的高昂费用。她还帮浩浩买回4800元的输祛铁胺的机器,每天坚持帮浩浩打十个小时的祛铁针!为了让浩浩更好的享受到教育,陈锦花把浩浩带到身边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她成为了浩浩离不开的“好妈妈”。她所做的一切也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组成一条牢固的爱心链一起救助浩浩的生命。陈锦花救助的地贫儿又何止浩浩一个人。2004年,她提出“借助义工团体力量,让社会了解地贫,让地贫家庭重拾信心”的口号。仅一年的时间,她就先后策划、开展20多次关爱地贫的活动,拜访60多户地贫家庭。

  2004年,在陈锦花的生日那天,她收到了50多幅小朋友亲手画的画,上面都写着“?;ń憬闵湛炖帧保崆康乃谡庖豢?,眼泪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陈静蔼

干得最久的“工作”是义工

  获奖理由:陈静蔼于1975年加入香港义工,2000年定居宝安后,她又积极投入到宝安义工的行列,服务时间累计5620小时。长期组织开展学生组“伴你成长”系列活动,2006年伊始,每年定期到河南开展艾滋病孤儿帮扶活动,并发起了“改善家园”的行动。曾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等荣誉称号。

  今年51岁的陈静蔼,从事义工事业已有33年了,无论是在香港还是在深圳宝安做义工,她认为能为有需要帮助的人服务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尤其是给他人解了燃眉之急,那种满足和安慰是一份无价的回报,不是金钱和物质可衡量的。

  2006年11月,她跟随宝安义工联爱心红丝带到河南驻马店探访当地的艾滋病村。她看到许多农民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家贫卖血导致自己感染HIV 病毒而患上艾滋病,还传给了孩子。望着他们那种无助的眼神,她作出一个决定:发挥自己人脉资源,每年到驻马店一趟,资助需要帮助的家庭。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9岁孤女的家庭。由于妈妈改嫁,爸爸出走后杳无音信,女孩跟80岁的太奶奶和大伯住。因房子年久失修几年前就塌了,女孩就读的小学安置他们住在学校后面残旧的弃置课室,并安排大伯在学校当临工。陈静蔼认为,通过这个事例,充分证明,每个人只要付出一点,每一点爱心和小资源加起来就会变成一股力量。它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世界的。

  陈静蔼说:“作为一个平凡的退休家庭主妇,做义工让我生活变得精彩和充实。这也是我干得最久的一份工作?!?/span>

范春燕

做义工要做“快乐义工”

  获奖理由:范春燕1996年就加入义工组织,服务时间累计1800小时。她在全国率先推行义工试用期机制,建立了完善的义工运作机制。在她和全体义工的努力下,区义工联获得“全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荣誉称号。

  范春燕说,加入义工纯粹是个偶然。1994年在上大学时,在老师和同学的带动下,做了义务家教,给工程兵的孩子补课。那种感觉很好。1996年毕业后来到宝安,接手区义工联的组织工作,也就把这份做义工的爱好继续下去了。

  小范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做义工时最难忘的事:有个打工妹打电话来说她被强奸有了身孕,没有了工作,也没有钱,请求救助。经过调查,发现这个女孩是谈恋爱的时候被男友所骗,男友已离开宝安,下落不明。女孩为了得到救助,博得同情,就骗他们说是被强奸。虽然查实女孩在说谎,但大家认为她很需要帮助。为了使她能够安心做手术,大家没有揭穿她,为她安排好医院进行手术,还为她送饭送汤。女孩出院时很诚恳地说:“我骗了你们,很对不起?!毙》督艚粲当ё排?,告诉她大家早已知道了。之所以选择不揭穿真相,就是真心地希望她能够渡过难关,勇敢地面对未来。

  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很难,但是一个人用一段时间做一点好事不难。范春燕提出了“快乐义工”的概念。义工组织就是很多人用自己的一段时间来做一点好事的集合体。他们做义工,是因为他们有奉献社会,得到社会认可的需要。所以做义工不仅仅是付出,而应该是满足了需要的快乐。

彭宣祥

编外的眼角膜劝捐员

  获奖理由:9年前,他单身一人独闯深圳。4年前,在他的热心帮助下,深圳第37例眼角膜捐献手术完成,他同年被评为“深圳市五星级义工”。如今,他已成功劝捐眼角膜14例,共有32位患者受益重获光明。他的名字,叫做彭宣祥。

  2002年4月,彭宣祥加入宝安区义工联,至今已累计服务1850小时。2003年冬的一次陪护经历,使他“意外”却又“注定”地与眼角膜捐献连结在一起。

  当时,彭宣祥得知一名叫汪金红的打工者被诊断为肝癌晚期,每天下班后,他便主动去为小汪擦身、喂饭,同他聊天??醋潘夭幌嗍兜暮眯娜恕鞍⑾椤辈患苹乇ǖ卣樟献约?,小汪决定在“临走之前”再做一件好事——捐献眼角膜。

  彭宣祥立即向区义工联汇报,并与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2004年2月14日,汪金红走了。他留下的眼角膜,使两名在深打工者重见光明。从此,彭宣祥成为市红十字会的一名编外器官、角膜劝捐员,也是深圳市继陈淑莹之后的第二位劝捐员。

  彭宣祥的母亲早年患有眼疾,帮助眼疾患者重见光明,是彭宣祥的夙愿?!耙馔狻钡木?,促成承诺的兑现,并逐步演变为彭宣祥的一种信念。

  如何看待玫瑰奖章评选活动?面对记者提问,彭宣祥“实感惭愧”:真正值得敬佩的,是那些愿意在器官捐献协议书上签字的家属们,他们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悲伤。也正是他们,给予自己坚守信念的力量。

  蒋云香

铁骨柔情的巾帼义警


  

  获奖理由:蒋云香1998年加入义工,累计义工服务时间20000小时;她先后协助警方抓获盗窃、抢劫犯罪嫌疑人15名,服务社区人员达50000人次,为残疾人、老人、病患者提供护理陪伴服务达300多次;她2006年获“深圳市五星级义工”荣誉称号。

  有一支队伍,在桃源居威震四方,战功赫赫;有一个名字,在几万人的社区妇孺皆知,被誉为社区平安和谐的守卫者。

  1998年2月,蒋云香在小区里3天内就被抢劫了两次。除了惊恐、愤怒,嫉恶如仇而又坚韧好强的蒋云香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思考:组织小区居民,自我保护。1998年4月,由6位老人组成的“桃源居社区治?;帷背闪⒘恕?005年,“社区治保会”正式更名为“桃源居社区义警队”。而这支队伍也从当初的6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

  蒋云香说,做义工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能够帮到别人,为小区的安宁贡献一份力量。2005年3月,33岁的桃源居居民邓红交突发脑溢血在公交车上晕倒,抢救后成了“植物人”。邓红交年过七旬的老父亲身患肺癌,母亲患有乳腺癌,弟弟正在念大学。得知这一消息,蒋云香带着义警队成员轮流排班护理病人,为病人端屎接尿,擦洗、按摩身体。每次,蒋云香到邓红交家,邓红交的母亲都会伏在儿子身边说:“儿子,你看谁来了?是蒋阿姨看你来了。”这时,邓红交都会流出眼泪。蒋云香觉得她的付出是值得的,做义工让她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有活力。而对于义工服务“玫瑰奖章”评选,蒋云香说,这是区委区政府对义工的关怀和支持,可以激励义工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


 

编辑:王丹丹